2024年6月22日,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顺利举办第八届中国传播创新论坛。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社科院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武汉大学等机构的学者就传播创新前沿话题深入研讨,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波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传播创新研究(总第7辑)》于论坛开幕式上首发。《传播创新研究》是由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主办的学术集刊,致力于“在场”地感知中国传播的难点、疑点与热点,创建多元对话的传播创新研究学术空间。本辑由健康传播、乡村传播、传播与社会、国际传播、智能传播专题研究五个部分组成,共收录12篇文章,从不同角度研讨了传播创新的前沿问题。
1.主旨演讲
在主旨演讲环节,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马费成先生以数智赋能人文社会科学融通创新为主题,阐述了信息管理与新闻传播学领域在技术进步下的交叉与融合。随着技术条件的发展,两学科面临相似的问题和研究需求——信息化向数智化的转变带来数据结构化等新特征。全新的技术环境推动了计算思维、知识共享等新理念的形成,研究从小数据向大数据转变,知识也从“小知识”向“大知识”演变。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正从理论驱动转向数智驱动,研究方法和工具也随着技术环境的更新而发展。马费成教授还强调未来研究需要关注数据碎片化、隐私安全、技术障碍以及研究对象的社会文化意义、审美价值、抽象思维、思辨和科学想象等方面。主旨演讲由单波教授主持。
2.主题演讲第一场
精彩的主旨演讲结束后,紧接着的是第一场主题演讲,由武汉大学吴世文教授主持。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单世联主要从文化融合角度讲解了陈寅恪先生的“中体西用”论。陈寅恪先生的“中体西用”理论强调对中国文化的总体认识与社会经济制度之依托,他认为重点在于如何在新制度下重建“体”。陈寅恪视中古史的种族与文化问题为关键,鼓励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不仅吸收外来的“用”,更强调中外文化的深层次融合,强调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单世联教授提倡全面吸收外来文化,实现多层次性的融合,认为中华文明是在与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始终在兼收并蓄中保持活力与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朱鸿军主讲了ChatGPT语境下版权正当性的再反思。演讲提到了在新媒体和ChatGPT的语境下,版权问题变得日益复杂。传统版权法以自然人为作者,强调思想与表达的区分,保护独创性作品,但ChatGPT的出现挑战了这些原则。机器参与创作,使作者概念、思想与表达的界限、独创性标准和侵权判定规则变得模糊。同时,ChatGPT对版权正当性理论如劳动理论、人格理论和激励理论带来冲击。多元主义视角下,版权正当性需要重新评估,考虑劳动理论、利益平衡和社会规划理论,以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版权保护需求。
复旦大学教授朱春阳围绕数字新闻业的主流媒体价值创新路径展开演讲,谈到了在现代化进程中,传播的现代化对国家治理至关重要。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媒体作为沟通多元主体、达成共识的关键角色,面临着传统控制模式的挑战。数字新闻业的兴起,使得媒体不再是信息传播的单一中心,需要转变为开放、互动的平台,通过参与热点讨论、开放生产流程、与其他行动者建立双向链接,来重塑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和议程设置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的赵云泽教授在演讲中探讨了大众情绪传播的基本特征与规律,强调情绪传播是一个心理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结合的过程,与理性并不冲突。情绪可分为反射性感情反应、一级情绪和高级情感三类。反射性感情反应是在突然发生的情景刺激下直接产生的情绪反应,一级情绪是通过脑中部神经环路的加工过程产生的基本情绪,高级情感则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复杂社会性情感。赵云泽还引用匈牙利心理学家Hunt的“太平间实验”,验证了情绪与传播动力的关系,强调了情绪传播对大众的正负面影响。
中山大学的钟智锦教授探讨了我国在海外社交媒体上的国际传播及其新闻趋同现象。她提出,我国内部不同主体在国际传播中存在竞争,其传播效果因主体资本类型与总量的差异而不同。研究发现,新闻趋同现象存在于国际传播中,不同主体间的新闻选择、风格、内容和流程趋于相似。新闻趋同虽然有助于扩大内容共享,但也可能导致受众厌倦。通过分析推特平台上的数据,研究发现央级账户在国际传播中占主导地位,但地方账户近年来的传播效果上升显著,尤其是在中国文化传播方面。整体来看,新闻趋同对央级账户有积极影响,但对地方账户则相反,不同层级媒体的传播效果受新闻趋同程度的影响各异。
武汉大学的肖珺在演讲中探讨了数字沟通中的互惠性理解。当下,数字沟通正面对复杂语境,从网络社会、平台社会迈向虚实融合的智能社会发展中,文化间沟通呈现理解的困境。比如,跨文化虚拟共同体连接、信任、认同的三层关系中,会出现连接所导致的不信任,甚至是反连接的难题。那么,如何实现更好的理解呢?以互惠性理论为基础的互惠性强调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作为多学科解释共同支撑的互惠性理解强调在跨文化对话中避免刻板印象和民族中心主义,促进文化间的互补性知识生产和文明互鉴。肖珺以《山海情》的全球传播为例,构建新媒体互惠性理解的五重维度,提出可沟通、可对话、可互鉴等实践路径,指出互惠性理解对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理论意义。
3.主题演讲第二场
下午,主题演讲第二场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祝得彬社长主持,并由武汉大学的纪莉教授担任主题演讲的与谈人。
中国人民大学王斌教授主讲了数字新闻实践与未来新闻学知识体系建构,提到构建中国特色的新闻学知识体系是响应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自主发展的需求。面对中西方语境差异和理论不足的挑战,新闻学研究需从实践出发,以数字新闻实践的转变和社会关系重塑为逻辑起点。数字化推动了新闻业的网络化和复杂化,促进了社会交往模式的变革,未来新闻学应扩展研究对象,跨越视角,通过反身性和系统性思考,促进知识融通和学科全面发展。
南京师范大学庄曦教授以乡村社区传播与基层治理的多向协同为主题,谈到乡村社区作为数字智能时代国家治理的重点区域,通过枫桥经验强调了沟通交流在矛盾化解中的重要性。社区是乡村社会的微观单元,扮演着城乡、政府与公众间的连接器角色,其构成方式即是传播。乡村社区传播与基层治理需实现多向协同,强调多元主体间的持续互动以及宏观与深度叙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评估乡村社区传播建设需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重路径,同时创新乡村社区传播模式,赋能公共空间、促进情感治理,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教授沙垚以乡村为例论述媒介化治理,强调文化在治理中的核心作用。当前研究倾向于媒体中心主义,忽略了治理逻辑。而治理问题的出现源于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之间的张力。从连接到联结再到新生,这不仅是一个视角的转变,也是理论创新的体现。媒介化治理的核心在于辩证统一,通过连接实现矛盾双方的联结,进而促成新事物的诞生,这是一个动态的、能动性的再生产过程。
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陶赋雯主要讲解了跨文化视域下的二战历史记忆研究,强调了在数字媒体时代,以文史档案为基础的传统研究方法需要适应时代变化。历史叙事学强调构建框架,以适应宣传机制和策略的需要。大数据和云存储技术使得历史记忆可以通过影视编码和解码被重新排序和建构,形成新的影像史观。战争记忆面临忘却、改写、空洞化和格式化等问题,人们的“战争记忆”不再仅仅是家族、地域和教化的延续,而是互联网多元媒介所塑造的记忆与价值理念的继承和认同。
武汉大学副教授董庆兴主讲了数智赋能的跨文化传播数据资源管理与应用研究,借鉴敦煌数字化案例和基于知识大图的金融风控技术与应用的经验,课题通过数据采集、处理、知识库构建等技术手段,结合人工智能开发智能检索系统,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跨文化传播数据资源库,提高跨文化理解,支持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研究内容包括数据资源建设的整体规划、跨文化对话模型的构建,以及跨文化传播智慧数据建设理论与方法。
4.主题演讲第三场
主题演讲第三场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张萍老师主持,并由武汉大学姚曦教授担任主题演讲的与谈人。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牛慧清以《中国青年报》“青蜂侠”为例主讲了新闻短视频如何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她指出,“青蜂侠”通过全天候运转和高频次的短视频发布,日均播放量和粉丝粘度都非常高。其成功源于探索出定位清晰化、求证精准化、生产饱和化、产出高效化、分发个性化等适配短视频平台调性的实践路径。“青蜂侠”尤其强调对网民拍摄的素材必须通过核实事实、完善要素、构建逻辑等专业生产方式,生产出有信息增量,有观点价值的“原创”短视频。同时在国际传播中通过亲民的品牌名称,主动设置议题,争取第一定义权,提升了中国在国际舆论战中的话语权和传播效果。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李晓静探讨了在大模型时代如何构建人机信任生态。她指出,随着AI和大模型技术的发展,人类面对信息的真实性和信任问题变得更加复杂。通过深度访谈和叙事分析,李教授强调了从媒介信任到人机信任的演变,并探讨了人机信任的层级和维度。她提出,人类与技术的信任需要考虑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视角,涉及信息生产主体、内容、技术和环境。李教授通过研究揭示了大模型用户如何在交互过程中建立信任,并提出了构建人机信任框架的初步思路。
四川大学副教授刘娜在发言中分析了“下厨房”App中的数字菜谱,探讨了数字技术对当代烹饪实践的影响以及被数字技术中介的烹饪实践如何影响饮食选择、饮食倾向、饮食文化的代际传承。她指出,数字菜谱在年轻用户中普及,使烹饪实践与传统菜谱有所不同。她还提到数字菜谱生产者以年轻女性为主,平台的成长周期和可见性逻辑对菜谱的生产有显著影响。整体来看,数字饮食实践呈现出跨文化的交融和新的饮食认同的形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萌在发言中探讨了算法程序员在技术领域的边界逆向现象。她指出,尽管算法程序员是高薪群体,但他们面临35岁的职业瓶颈,常被裁员。她强调,程序员的社会地位不仅由其工作性质决定,还与物流动性和人的能动性相关。在日常实践中,边界决定了资源划分和社会发展轨迹。她研究了算法程序员如何通过边界工作建立职业权威,但这种工作并未赋予他们真正的权威,反而导致自我驱逐。此外,张老师探讨了算法作为边界对象在组织中的角色,指出程序员在技术追求中缺乏社会道德意识,最终成为技术系统中的齿轮,被企业在其阶段性有用性消失后快速淘汰。
武汉大学副教授贾煜主讲了人工智能产品ChatGPT的使用满意度研究。他指出,随着AI技术的发展,ChatGPT等AI产品在满足用户多样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实验研究,贾教授分析了不同使用类型对用户满意度的影响,发现娱乐导向型使用比功能导向型使用带来更高的满意度,尤其在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方面。同时,挫败感在使用类型与满意度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研究表明,用户在娱乐性使用中挫败感较低,满意度更高。贾教授强调,AI产品设计应根据不同使用场景优化,以提升用户体验。
5.《传播创新研究》集刊建设讨论会
论坛最后,以《传播创新研究》集刊建设讨论会作结。吴世文教授介绍了《传播创新研究》集刊的基本情况,各位与会嘉宾提出了集刊未来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至此,第八届中国传播创新论坛会议在热烈的讨论和充分的交流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