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举办第三届“中国传播创新研究工作坊”
发布时间:2020-12-17 10:17:11  点击数:
2020年12月12日,第三届“中国传播创新研究工作坊”(以下简称“工作坊”)在武汉大学举行。工作坊由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创新蓝皮书:中国传播创新研究报告》编辑部、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主办,《新闻与传播评论》《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智库联合体合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郑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新疆大学、广东金融学院、武汉大学、《新闻与写作》杂志、新华社、人民网、《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新浪微博等高校和机构的学者学人和业界专家共聚珞珈山,聚焦“中国传播创新”进行交流对话。
 

图1:会议合影
 会议开幕式
 

图2:单波教授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波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单波教授表示,中国传播创新工作坊邀请大家一起寻找中国传播智慧。对于“创新”,经济学家熊彼特从生产要素组合的角度切入讨论,而“生产”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下,又以个人交往为前提。通过传播与生产的相互观照,我们可以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传播创新,即创造新媒介、新交往、新分享和新交流,从而创造我们的交流生活。单波教授认为,我们要谈论的创新便是中国人在创新经济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全球化连接的本土交往方式,以建构内部与外部的多元交往关系。因此,中国传播创新包括社会传播创新、文化传播创新、政治传播创新和经济传播创新,旨在寻找中国传播创新的现实路径,实现中国传统传播智慧的创造性转化。他以疫情中的传播现象为例,说明政治传播和社会传播中基于信任建构的传播创新。单波教授认为,我们要以增进互惠性理解为目标,尊重创新的一般规律,创造中国传播创新的社会条件、媒介条件、技术条件。
 

图3:肖珺教授、吴世文副教授

接着,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传播创新蓝皮书:中国传播创新研究报告》(下文简称《蓝皮书》)执行主编吴世文副教授向大家分享了《蓝皮书》的选题与写作要求。他表示,2020年蓝皮书的选题主要源于中心学术委员会等多位专家的建议,编辑部和社科文献出版社责任编辑的反复探讨以及作者的智慧结晶,此外,吴老师还向大家介绍了稿件的写作方式和格式问题,并鼓励大家通过研究报告的方式将中国传播创新现象呈现出来。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蓝皮书》执行主编肖珺教授主持开幕式,她再次强调中心鼓励对中国传播创新的一手调研和在地研究,鼓励学界和业界通过学术对话构建对中国传播的共同书写。
 

专家授课

开幕式后是专家授课环节,共计五位专家为工作坊嘉宾进行了授课。
 

图4:季为民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所长季为民教授以《新冠舆情与舆论引导——基于新冠疫情的舆情监测与新闻舆论工作研究》为题目,向大家分享了疫情期间的舆情监测与相关研究成果。季为民教授认为,“抗疫”是一场大考,疫情期间的新闻舆论工作、舆情处置和舆论引导也是大考。他将新冠期间的舆情划分为三个阶段:疫情突发的应急传播期(1月20日-3月10日),疫情爆发且频生波动;疫情防控与舆论应战(3月10日-5月底),国内舆情主要聚焦疫情防控与恢复生产,国际舆情主要是疫情失控和中美防疫战;疫情常态化的舆情演进与应对(6月份至今)。分析每一阶段的舆情特征,讲解具体案例后,季老师提出了新冠疫情期间新闻舆论工作的痛点与建议:一是利用网络谣言混淆视听嫁祸于人的政治病毒;二是借舆情放大负面情绪蔓延生事的风险传播;三是新闻宣传和信息发布不当引发的信息舆情。结合疫情期间的舆情和问题,季为民教授提出三点建议:加强舆情监测和研究;积极稳妥科学地处置重大突发事件舆情;推动舆情处置和舆论引导的制度化。
 

图5:梁凤鸣主编

接着,《新闻与写作》主编梁凤鸣以《讲好中国故事:非语汇性交流的启示》为题目,与大家一起探讨了何为“好”的中国故事、如何用非语汇性交流讲好中国故事等话题。梁凤鸣认为自有对外交往以来,我们一直都在讲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关键在“好”字上,只有达成目的的传播才是有效果的传播,才称得上把故事讲“好”了。传播效果目前没有量化的标准,找到科学、准确的传播效果衡量标准是业界对学界的很迫切的期待。接着,梁凤鸣向大家介绍了非语汇性交流,即“不靠说和写实现的思想、情绪和倾向的表达与传递。”他认为,人类拥有的共同、共通、共情之处就是非语汇性交流传播得以实现的基础,比如李子柒的视频抓住了不同地区对美食美景的共同向往,使她的视频无需语言文字便可得到外国观众的喜爱。对于讲好中国故事而言,梁凤鸣从非语汇性交流的角度给出了两点建议:讲好中国故事,要寻找共振点;要不断总结创新传播方式。


图6:吕德文研究员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特聘研究员吕德文以《疫情期间的社会调查》为题目,结合自身的田野调查经验,向大家分享了田野研究的问题、方法和表述。吕德文认为,社会调查是用自己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与事件讲一个故事。田野可分为三种:一是生活场景的对象化,即自我民族志,将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客观化为研究对象。二是不在场的田野,需要构筑虚拟现场,把过去的经验激活。三是借用别人的田野,用二手材料还原现场,需要运用比较、迁移与拼接的方法将经验片段整合成完整的田野。在田野研究的问题上,他认为首先要把握现象,从常识出发应对偏见与质疑,要立足田野,在现象之间找关联,在田野内部提问题。其次是理论方面,第一要做理论还原工作,避免先入为主,对于既有理论与现象之间契合的悖论,需要防止思维懒惰,切忌用大而无用的理论去切割经验。最后是立场问题,分析过程中要价值中立,客观调查。接下来。吕德文结合具体事例,介绍了田野调查的叙事法、公理、机制三种方法以及故事、定律、机制分析三种表述。在调查之外,吕德文教授认为研究者要具备一定的想象力,找到经验质感、做饱和调查、快意写作。


图7:单学刚研究员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副主任、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单学刚以《基于大数据的社会评价和风险评估体系建构》为题目,分享了大数据企业风险评估的探索与舆情风险评估体系建设两个探索。单学刚介绍,数据蜂巢是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的技术底座,运用AI中台、数据中台和技术中台分别应对算例数据和算法层面带来的挑战。对企业风险评估第一步是进行数据聚合,之后要对整个的风险进行标引,风险标签是后续风险评估的重要依据,也是整个风险评估模型计算的重要元素。单学刚介绍了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构建的风险标签体系、事件库、企业间关系图谱的建设,最后介绍了企业主体评价流程和企业外部评价流程。接着,单学刚强调了建立完善基于大数据社会评价的舆情风险评估(舆评)体系的重要性。其中标准化是推进舆评工作有效开展和实施不可或缺的环节,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确定了基础数据、民意承受力、舆情传播力、组织保障力、项目管理力几个大的方向。最后,单学刚分享了一些人民网舆情中心的实践经验。


图8:程明教授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程明围绕逻辑、想象、人性三个关键词分享了“关于智能媒体的再思考”。程明教授的讲述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社会化媒体到智能媒体;二是智能媒体的新发展;三是智能媒体的未来:万物皆媒与人人皆媒。程明教授认为,从社会化媒体到智能化媒体遵循技术的逻辑、分发的逻辑与连通的逻辑。智能媒体的新发展则是融合化,其中,5G是智能媒体融合化发展的重要推力。而融合则包括了技术的融合、场景间数据的融合、需求-服务融合、媒体与人的融合。程明教授认为,在很多观念都提到万物皆媒和人人皆媒的背景下,更多理解媒体和人的融合是更好的促进人的全面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的重要条件。只有在这种指向之下去研究媒体,研究媒体和人之间的关系,研究媒体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研究当今这个媒体和传播对社会进化产生如此重大的作用的时代,也许是我们新闻传播学者要面对的一个课题。
 
随后,现场听众就如何理解把自己作为方法这个问题,与吕德文研究员进行互动,吕德文认为,首先要和访谈对象和访谈地融合,从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研究者本能的感觉质感比较重要,但需要实践经验,不断训练自己。
 
图9:洪杰文教授、吕尚彬教授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副院长、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洪杰文教授与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吕尚彬教授分别主持了两场专家授课。
 
专家授课后是4场工作坊讨论,每位稿件的作者分别介绍自己的研究选题和设计,一位组内互评人对其研究设计进行评点。

第一场讨论
 

图10: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为:李昕阳、何子杰、李博、黄月琴、张沫嘉、张春雨、郭巧敏、季为民、金玉萍、甘丽华
 
李昕阳(武汉大学)分享了标题为《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应对策略与公众情绪表达——以湖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为例》的文章,郭巧敏(北京大学)对其进行评点。何子杰(广东金融学院)分享了标题为《针对在粤外籍人士有效发布突发疫情信息的问题与对策报告》的文章,李昕阳代徐开彬对其进行评点。李博(微博)分享了标题为《社交媒体的公共服务价值——以微博为例》的文章,何子杰对其进行评点。黄月琴、张沫嘉(华中师范大学)分享了标题为《短视频能促进健康传播吗?——快手“自闭症”内容呈现、算法与可见性》的文章,张春雨对其进行评点。张春雨(武汉大学)分享了标题为《家庭亲子互动关系视角下的新冠病毒风险危机传播》的文章,李博对其进行评点。郭巧敏分享了标题为《中国“抗疫”在国际问答平台上的意见呈现——以 Quora 上有关“中国”和“新型冠状病毒”的问题为例》的文章,黄月琴对其进行评点。本场点评人为季为民教授和金玉萍教授,甘丽华主持本场讨论。

第二场讨论
 

图11: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为:单学刚、隋元杰、李梦婷、王琴琴、曹世生、李娜、梁凤鸣、冉华、邓元兵
 
单学刚(人民网)分享了标题为《深度融合时代“内容科技”理念的提出和探索实践》的文章,李梦婷(新华社)对其进行评点。隋元杰(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分享了标题为《武汉城市留言板——长江日报媒体深度融合探索》的文章,曹世生(教育部新闻中心)对其进行评点。李梦婷分享了标题为《卫星+新闻:新闻生产融合实践研究》的文章,李娜(武汉理工大学)对其进行评点。王琴琴(新疆大学)分享了标题为《2020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作品分析》的文章,隋元杰对其进行评点。曹世生分享了标题为《2019-2020 年中国教育政务新媒体发展报告》的文章,单学刚对其进行评点。李娜分享了标题为《2020 品牌传播智能生产与智能服务的新趋势》的文章,王琴琴对其进行评点。本场讨论的点评人为梁凤鸣主编和冉华教授,邓元兵(郑州大学)主持了本场讨论。

 第三场讨论
 

图12: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为:金玉萍、廖秉宜、邓元兵、刘瑀钒、冉华、杨小雅、辛静、张萍、黄月琴、赵珞琳
 
金玉萍(新疆大学)分享了标题为《去往真实和想象的地方:微博中的新疆话语建构》的文章,辛静(华中师范大学)对其进行评点。冉华、刘瑀钒(武汉大学)分享了标题为《美颜幻象与真实焦虑——基于年轻女性社交媒体自拍照编辑行为的考察》的文章,邓元兵对其进行评点。辛静、杨小雅(华中师范大学)分享了标题为《教育类短视频在儿童与青少年群体中的创新传播研究》的文章,刘瑀钒对其进行评点。邓元兵分享了标题为《官员直播带货现象剖析》的文章,廖秉宜(武汉大学)对其进行评点。廖秉宜分享了标题为《视频网站用户付费意愿的影响因素及传播创新》的文章,金玉萍对其进行评点。本场讨论的点评人为张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黄月琴,赵珞琳主持了本场讨论。

第四场讨论
 

图13: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为:吴世文、王润珏、任洪涛、吕德文、刘金波、公丕钰、甘丽华、李博

吴世文分享了标题为《健康码:行进中的健康传播创新》的文章,甘丽华(华中师范大学)对其进行评点。王润珏(中国传媒大学)分享了标题为《少数民族地区老年群体数字媒介使用意愿研究——以吉林省安图县为例》的文章,任洪涛(新疆大学)对其进行评点。任洪涛分享了标题为《媒介使用与多民族乡村生活研究——以哈日莫墩村为例》的文章,公丕钰(暨南大学)对其进行评点。公丕钰分享了标题为《数字化互融:参与传播视角下乡村传播与治理关系的嬗变——以清远市“乡村新闻官”制度为考察对象》的文章,吴世文对其进行评点。甘丽华分享了标题为《虚拟偶像新媒体传播策略与粉丝互动模式研究——以虚拟歌手洛天依为例》的文章,王润珏对其进行评点。本场讨论的点评人为吕德文研究员和刘金波(《新闻与传播评论》)编审,李博主持了本场讨论。

闭幕式
 


图14:依次为张萍、肖珺、吴世文

闭幕式上,社科文献出版社编辑张萍和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肖珺教授发表了总结致辞。张萍编辑具体强调了文章写作的编辑问题,就文章的标题、摘要、写作结构等进行了具体说明。肖珺教授再次阐述中心连续多年举办中国传播创新研究工作坊的学术初衷,她多次感谢各位作者和机构对中国传播创新研究的参与和支持。吴世文老师主持了闭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