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程晨:疫情报道中的专业主义和人文关怀
发布时间:2020-12-11 20:08:15  点击数:

2020年12月7日上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中国新闻社记者杨程晨应武汉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邀请,与武汉大学师生分享了他在疫情期间新闻报道个人经历与体会以及对于疫情报道的专业主义与人文关怀的思考。

杨程晨,2009至2013年,本科就读于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新闻系播音与主持专业;2013至2015年,硕士研究生就读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2015年7月入职中国新闻社港澳台部;2016年起连续五年参加全国两会报道;2016年下半年赴中新社西藏分社工作半年;2017年起连续三年赴台湾驻点工作;2017至2019年,参加香港、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报道,参加西藏、新疆、广西等自治区大庆报道;2020年赴武汉参与新冠肺炎疫情前线报道工作,获全国抗疫先进个人表彰。
 

图1:杨程晨在讲座现场
 
1月21日杨程晨和团队从集结北京出发,4月15日,在武汉解封后离开,近三个月的时间他一直在疫情前线报道,经历过复杂的舆情情况、进入过华南海鲜市场进行现场报道、感受过红区医生救治带来的冲击,本次讲座他以自己的疫情报道为例,向在场的师生分享了他的经历与感悟。
 

图2:杨程晨和同事在华南海鲜市场拍摄的照片
 
在杨程晨看来,疫情期间武汉一直处于舆论的风暴口,一系列事件例如:是否存在人传人现象争议、武汉封城、红十字会信任危机、李文亮医生舆论危机等都与媒体的相关报道紧密联系。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每天都会有各式的新闻等着每一位记者去报道,回溯这三个月,虽然“新闻”随处可见,但是哪些新闻是值得报道的、怎么样用更专业的视角去报道和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挖掘新闻,他认为这需要每一位记者用科学的精神和专业主义去对待。
 
他提到在《柳叶刀》上曾发表过称新冠疫情危重症患者病死率达58%的一篇文章,不少媒体纷纷转载报道,甚至作为头版讨论,但是这背后的数据是医生根据其负责的金银潭南六ICU诊室50多位病人数据推断,这一论断在学界引起较大争议。作为一名记者,杨程晨一直强调专业主义的重要性,在特殊时期更需要记者去核查每一个细节,多方求证,尊重科学、尊重事实。
 

图3:疫情期间杨程晨团队报道

杨程晨所在的中国新闻社主要负责对外报道,疫情期间,他们重点关注港澳台和少数民族同胞以及对一些境外报道进行谣言澄清。在杨程晨看来,新闻像是踩着钢丝走路,疫情期间的报道所带来的舆论影响更是让人难以预测,特殊时期也增加了他们报道面临的挑战,用专业的报道和客观事实去回应国外污名化报道是他们坚持的方法。

对此,杨程晨提到很多印象令他深刻的报道,例如路透社曾经有一则武汉医院不接受发热病人的报道,他们团队前往现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事实澄清;对于处于舆论漩涡的红十字会他们也是追踪报道,克服沟通不畅的问题,如实向社会报道真实情况和回应民众关切。

图4:讲座现场

在杨程晨分享了疫情期间自身的一些经历后,他思考总结了重大的突发报道中如何做好报道工作,在他看来,媒体应该重视科学共同体例如:科学家、科研所、大学研究机构的作用,媒体作为科学信息的重要载体,影响着科学传播的内容形式和效果,需要传递信息和及时辟谣。

在一线的采访工作中,他发现一些医务人员仍然存在一些刻板印象,认为接受采访是“出风头”的观念,他们更愿意去做事而不是去说和接受采访,在他看来,媒体可以助力这个问题的解决,媒体需要去建构公众、政府和科学共同体之间的积极关系。

图5:杨程晨现场讲座中

除此之外,他认为媒体应该坚持以更加专业的姿态做专业的新闻报道,“媒体应该提供老百姓最需要的信息和权威的真实信息”,他说这是科学传播最重大的意义所在。同时也需要重视对公众解释作用,公众通过媒体认识科学,科学家负责编码,媒体工作者承担解码的职责,把复杂和有难度的科学资讯转化为普通公众能够理解的新闻报道。

最后他提到应该正确定义媒体的角色,媒体做的新闻和公众期望的新闻是存在落差的,而这种落差需要新闻工作者去减少,去回应公众关切,在报道中兼顾两个舆论场,让新闻报道具有人文关怀和温度。

图6:现场同学提问

提问环节同学们就辟谣可能会带来谣言二次传播困境提出问题,杨程晨认为辟谣需要抓住热点的时机进行澄清,而且这也是一个慢慢抑制的过程,这个过程除了媒体发力,也应该重视公众科学意识的培养,降低谣言传播的速度。

图7:张卓教授主持讲座
 
本次讲座由中心研究员张卓教授主持,她结合自己疫情期间的经历分享了自己的体会,结合相关理论对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新闻报道特点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强调媒体的专业精神在信息过载时代,在危机报道中的价值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