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武汉大学人文社科院副院长李霄鹍在致辞中表示,跨文化传播研究已成为武汉大学的特色研究领域,单波教授的团队通过“跨文化传播国际学术会议”(英文简称ICIC)等多种方式汇聚了国内外的学术同行者,最终搭建了《跨文化传播研究》学术平台,同时也希望这份学术刊物的创办为跨文化传播研究拓展新的可能性。开幕式的最后,《跨文化传播研究》联合出版方的双方代表分别致辞。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跨文化传播研究》副主编张毓强代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发言,他简要介绍了这本刊物从酝酿到出版的经过,并期望未来能够继续为学术生产以及有机的学术共同体做出有益贡献。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跨文化传播研究》主编单波教授深情回忆,创刊缘于跨文化传播国际学术会议坚持了近20年的学术对话,得益于来自五大洲学者的直接推动,建基于“跨文化传播如何可能”的问题,试图在一个不确定的全球化时代,在一个交流贫困的时代,在一个充满冲突的时代,为那些寻找跨文化传播的可能性的人们,提供交流的平台。开幕式由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强月新教授主持,他强调,跨文化传播研究是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学科发展的特色之一,多年来的深耕细作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希望《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出版能继续推动这一领域的研究。
图3:开幕式发言与主持,图片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为:单波、强月新、张毓强、李霄鹍
简短的开幕式后,学术讨论会正式开始,共分为4场主题论坛和1场圆桌讨论,共计发表报告和发言20篇。
北京大学程曼丽教授讨论了中资企业“走出去”中的跨文化传播实践与问题。她指出,当地官、民对中国的认知偏差,文化、社会习俗的差异,外部因素引发的矛盾,及中国企业缺乏风险防范意识等都造成了交流阻碍,为中资企业做好风险评估、针对性传播消解误解和偏见、提高员工素质和危机意识,以及在当地推进惠民工程等将有助于改善现状。浙江大学吴飞教授讨论了“网络空间国际规则与中国话语权困境”。他认为,美国在网络信息关键技术领域掌握垄断性、压倒性、不对称优势的现状没有变,网络空间传统地缘政治的影响在迅速扩大,我国应充分利用新形势,争取全球治理体系中应有的制度性话语权,并以此维护开放合作共赢的基本格局。清华大学陈昌凤教授聚焦“海外主流社交平台上社交机器人的中国议题建构”。她指出,社交机器人在社交媒体信息扩散中已有较大影响,要警惕社交媒体的工具化等问题,人机交互中的跨文化传播更需要恢复人在传播中的主体性。武汉大学程芸教授以戏剧接触与文化交涉为切入点,分享了自己对中国戏剧域外传播的思考。他认为,戏剧域外传播研究需加强跨学科交流,从而拓展视野,以展开深入的理论和文化分析。复旦大学孙玮教授作为本场论坛的回应人,从专家发言中概括了4个要点:首先,跨文化传播主体越发多元与分散;其次,意识形态与深层文化有着深刻关联;同时,媒介呈现越发多元,身体参与、感官传播等日益凸显;最后,现实使我们不断追问,在这个时代,人是什么、将变成什么样子、怎么创造人类的美好生活等问题。本场论坛由广西艺术学院何清新教授主持。
图4:主题论坛1现场,图片由左到右、由上到下依次为:程曼丽、吴飞、陈昌凤、程芸、孙玮、何清新
清华大学史安斌教授以“平台世界主义视域下跨文化传播的升维”为题,指出后疫情时代跨文化传播要在理论、实践与方法论上升维:从机构化国族主义到平台世界主义,从对外传播或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或寰宇传播,从独白到对话,推动数字公共外交等。武汉大学钟年教授基于“人己、一多与殊同”三个对子,从心理学角度讨论了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他指出,“人己”、“一多”与“殊同”彼此非互斥、可共存,要学习培养求同存异的敏感和能力,“最能打动人心的还是人心”。中国人民大学林升栋教授从“间距与之间”两个概念出发,指出客观分析他者的重要性。他通过呈现丰富的社会心理案例指出了一种跨文化心理学,探寻不同文化对个体认知与交往的影响。中国传媒大学张磊教授以韩流为例,说明了文化输出观中“软实力”观念的陷阱。他指出,文化应当成为彼此理解的桥梁而非商品或武器,进而提出了转向文化互惠观的思路。第二场主题论坛回应人、暨南大学刘涛教授认为以上老师通过聚焦具体概念,吸纳不同学科的智慧与养分,推进跨文化传播中关键问题的讨论,其中的问题值得更多学者深入探究。本场论坛由浙江大学吴飞教授主持。
图5:主题论坛2现场,图片由左到右、由上到下依次为:史安斌、钟年、林升栋、张磊、刘涛、吴飞
5位具有办刊经验的与会学者参与了主题为“跨文化传播刊物的定位与发展”的圆桌讨论。广州大学教授、《媒介文化研究》执行主编李春雷,武汉大学编审、《新闻与传播评论》副主编刘金波,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国际传播》期刊编辑部副主任张磊,武汉大学讲师、《跨文化传播研究》编辑张春雨先后发言,中国传媒大学张毓强教授主持并参与讨论。李春雷热烈祝贺《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正式出版,他指出,新闻传播类集刊面临学科规模、学科规则、学术稿源、学术宣传等方面的困境,需要逐步解决经费支持、编辑团队、邀约稿源及学术引用等问题。刘金波认为《跨文化传播研究》作为刚刚创刊的学术集刊,展现出了良好的学术视野和质量,他介绍了目前学术期刊发展现状和评价指标,指出期刊出版要有跨学科视域、本土化发展、特色化立足、高品质出版、精准化推送。张磊指出《跨文化传播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他结合自己期刊编辑的工作,指出期刊出版需要考虑政治性、与国家战略的一致性,但最主要的还是学术质量和学术规范,未来要借助学术会议、工作坊与论坛,促成学术共同体的建设。张春雨介绍了国际上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一些刊物,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办刊思路,如明确期刊的定位和范畴、组件匿名审稿团队、规范投稿和审稿流程、以专刊等形式促进海内外学者对话、加大跨学科合作、拓宽议题和领域、加强原创实证性研究等。张毓强结合丰富的办刊经验指出,《跨文化传播研究》是一本特色突出的学术刊物,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学术领域,它可以团结一批跨学科跨领域的作者和作品。
图6:圆桌讨论现场,图片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为:李春雷、刘金波、张毓强、张磊、张春雨
复旦大学孙玮教授以“感性的力量”为题,讨论了感官传播的跨文化意义。她认为媒介从仿真走向全真,同时使人们的媒介交往从理性理解拓展到本能体验,跨文化权力、智能感知、生命体验、文化与意识形态、跨文化传播目标等都可能面临着新的定义。武汉大学刘军平教授解析了翻译与跨文化“他者”的关联,概述了他者、文化与民族的关系,以及翻译的重要性与难题,指出要走向多元文化的他者。河北大学白贵教授同样关注“他者”问题,并着重论述了“华夏文明”如何对“他者”言说。他提出“言说哲学”,认为对“他者”言说既要避免“绝对主义”,也要破除“策略崇拜”与“修辞迷信”,转而追求共识与对话。中国传媒大学姬德强教授讨论了跨文化传播的平台化转型,他认为在渠道、内容、网络效应、身份、地缘政治等方面,平台化都影响了跨文化传播实践,跨文化传播研究应该在对象、路径和理论三个层面回应平台化趋势。本场论坛回应人陈昌凤教授总结时指出,人既有独特感官经验和个体形象,也有着内在共通性,但人似乎已经脱离曾经的纯真,不再纯粹,把沟通变得如此社会化、复杂化,把彼此视为他者,甚至不断被卷入控制与失衡的传播关系中,反而让人类自身的发展失去目标和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跨文化传播或许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简单”和“纯粹”一些。本场论坛由北京大学程曼丽教授主持。
图7:主题论坛3现场,图片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为:孙玮、刘军平、白贵、姬德强、程曼丽、陈昌凤
暨南大学刘涛教授讨论了框架创新与跨文化话语传播的修辞实践,指出在话语冲突中存在着争议宣认和框架争夺,在跨文化沟通的公共修辞实践中要凸显“视觉框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唐佳梅教授分享了疫情期间做的一项关于“面向在粤外籍人士的疫情信息发布”的调查研究,并在内容、形式和渠道等方面,针对外籍人士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信息发布机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华中师范大学辛静教授以“日常生活视域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为题,试图探寻日常生活理论与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对话,指出未来可以更多地将日常生活中的“物”、“人”和“价值观”纳入到研究之中。武汉大学肖珺教授的发言阐述了跨文化传播研究中的“互惠性理解”,她认为“互惠性理解”是建立在对话与合作中的理解,体现于心际沟通、交往逻辑和传播伦理之中,在文化间疏离、敌视、冲突与抗拒性认同的现状下,通过文化间“互惠性理解”将有可能应对社会偏见并消减多元文化主义带来的认同危机。本场论坛回应人史安斌教授指出,本场论坛的发言人为跨文化传播研究提供了许多可深入探究的研究思路,例如修辞中的伦理问题、数字时代“仪式化”的日常生活、对外沟通的有效框架和“互惠性理解”的价值观视角,这些都可以在《跨文化传播研究》这一平台下做更多探索,使中国无论作为一个问题、一个方法,还是一种实践,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在实践中成为“逆全球化时代的逆行者”。本场论坛由北京外国语大学郑一卉教授主持。
图8:主题论坛4现场,图片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为:刘涛、唐佳梅、辛静、肖珺、郑一卉、史安斌
武汉大学姚曦教授主持了闭幕式,单波教授做了总结致辞。单波首先对与会的各位专家表示感谢,认为大家从各个学科和角度表达了对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观点、想法和经验,促成了这次扎实和饱满的学术讨论。跨文化传播发生于人与人的相遇之时,从工业革命时代到现在的信息网络时代,人们始终困扰于如何实现彼此的交流与理解。希望能从不同的学科角度、不同的具体情境之中思考它的可能性,让满怀困顿的人们,在跨文化传播的河流中共同前行。姚曦也对与会嘉宾表达了感谢之情,他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武汉大学的学术研究,形成更多元、深入的学术讨论。
图9:闭幕式现场
据悉,《跨文化传播研究》是国内新闻传播学领域第一本聚焦跨文化传播的学术刊物,该刊由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武汉大学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心联合出版。2020年6月和12月《跨文化传播研究》已出版第一辑和第二辑,共计发表2篇序言和18篇文章,第一辑所有作品均已登录知网。如单波教授曾在《序:寻找跨文化传播的可能性》中所言:“我们深深寄望于跨文化的交往理性,希冀以走向主体间的相互理解与表达的姿态,推进跨文化传播研究和理论对话,以见证那隐含在多元文化实践中的共享的理性。”
图10:学生们通过视频直播、现场听讲等各种方式参与会议
《跨文化传播研究》编辑部诚邀各界专家学者参与我们的研究与讨论,竭力搭建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编辑部联系与投稿邮箱为iccchina202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