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俭导演介绍,在疫情发生后他一直想到达武汉这一新闻现场进行拍摄。然而,受困于现实条件,直到三月初,拍摄疫情相关纪录片的想法才得以实现。
在拍摄地的选择上,范俭导演认为纪录片应该选择尚未被广泛关注到的地点。他说:“医院不是第一选项。”在新冠疫情中,医院是第一新闻现场,已经有很多新闻记者去关注和报道。对于纪录片工作者来说,主要拍摄地点的选择与新闻工作者的选择存在差异,于是他选择去社区拍摄疫情下老百姓的生活状态。
图2:讲座现场
在拉片的环节中,范俭导演结合纪录片中一些重要的镜头分享了纪录片拍摄的技法。首先,范俭导演认为纪录片中的空镜头应当有充分的设计与内涵,即“空镜不空”。如纪录片开头部分下雪的画面是为了传达一种凄凉、空旷气氛,同时建立起城市的一种空间特质。画面中飞舞的雪花是自由的、灵动的,而人却是僵硬的,形成一种对比,呈现出特殊时期人与城的一种关系。又如图3这一空镜头,黄色的挡板、马路、树、居民楼却形成一种纵深与空间感,同时画面右侧的树在构图上起到了画框的作用。这些空镜头都是经过精妙的设计与构图才拍摄出来的。
图3:空镜头
纪录片中主要人物出场时要运用几个镜头迅速交代人物与家庭。范俭导演介绍这就是纪录片中对人物的“set up”,主要包括“是谁”、“身边还有谁”、“遇到什么问题”等方面的建制。如蔡大姐出场时,用正面近景让观众能迅速识别人物,用客厅中摆放的照片交代家庭成员,正在打电话的蔡大姐主动介绍在和被隔离的老公通话。接连几个镜头非常简练地交代出人物是谁、在做什么、是怎样的处境。
图4:蔡大姐一家出场镜头
纪录片中借助隐喻与象征来传达创作者思想的方法也是范俭导演着重介绍的。片中多次出现桃花作为背景的镜头,范俭导演强调这是一种生命力的象征,同时与病痛形成一种对比、映照的张力。片中还多次出现小区中黑狗的镜头,范俭导演介绍便是他自己的想法在片中的呈现,其背后有隐喻的含义。当时社区管理人员接到居民的投诉,准备去清理小区中的流浪狗,而一条家养的黑狗挡在几条流浪狗前面保护自己的同类,而人类在面临新冠疫情时却总是轻易地排斥着自己的同类。
图5:桃花镜头
图6:黑狗镜头
范俭导演还围绕纪录片的真实性、纪录片创作时的预设与导向等问题与现场同学进行了探讨。他认为,纪录片要建立的真实是一种主观的真实,即作为创作者在这段时间中观察到、理解到被拍摄对象的本质意义的真实。这是纪录片与新闻的不同之处,新闻讲究真实、客观,而纪录片是真实的,同时也是主观的。
图7 学生提问
图8:范俭导演与学生交流
最后,范俭导演在总结中强调,在新冠疫情这样的重大事件中需要纪录片这种不同于新闻的在场,其中要有创作者自己个性化的表达,要有冷静、独立、独到的观点,这同时也是一种历史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