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问道|文化观的转向:从本质主义到非本质主义
发布时间:2019-10-30 12:02:26  点击数:
2019年10月22日上午九点,斯蒂芬.M.裘槎(Stephen M Croucher)教授应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之邀,发表了题为“文化观的转向:从本质主义到非本质主义(The Need to Shift from an Essentialist to a Non-Essentialist view of Culture)”的学术讲座。讲座内容主要涉及四个部分:“文化”的内涵;本质主义文化观及其评价;霍夫斯泰德(Hofstede)研究文化的六个维度;我们应用霍夫斯泰德(Hofstede)的理论时应注意什么。

斯蒂芬.M.裘槎(Stephen M Croucher):梅西大学(Massey University)传播、新闻和市场营销学院(the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Journalism, and Marketing)教授和学科带头人。梅西商学院(Massey Business School )惠灵顿区域(the Wellington Regional)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移民的文化适应、宗教和传播、统计和冲突问题,同时也探索宗教如何影响传播行为。发表重要期刊文章 85 篇,与人合著著作10本,并在20多个国家发表主题演讲。
 

“什么是文化?”讲座伊始,斯蒂芬教授向在座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斯蒂芬教授认为文化很难定义,每个学者都有不同的理解。那么应该如何去衡量文化?斯蒂芬教授从本质主义文化观谈起。

 

根据菲利普斯(Phillips)的定义,本质主义文化观具有四个要素:第一,给处于同一范围中的群体一种特定特征。第二,将这一特征适用于这一群体中的所有成员。第三,认为这一群体内部的成员都是同质的。第四,要求群体内部的成员都服从同一标准。斯蒂芬教授指出本质主义观念容易导致刻板印象,“我们常常带着刻板印象去看待不同的阶层、种族、宗教、性别、语言、民族,这限制了我们对之更深一步的了解。”

 

十八世纪以来,本质主义视角在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研究者普遍把文化看成是人们在同一个物理空间内所共同认可的东西,比如语言或者政党。但是,理解一种文化需要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地进入,斯蒂芬教授用自己的切身经历向大家讲到:“当你最初进入一种文化的时候,你对它的了解非常少,随着你进入的深入,你对它的了解也就会越来越多。”此外,文化并不只是概括性的,它还可以非常微小,并且不断改变,一个人身上可能有不同的文化特征。

 

接着,斯蒂芬教授重点介绍了霍夫斯泰德研究文化的六个维度,这六个维度分别是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权力距离,高/低语境,避免不确定性,男性气质/女性气质以及对未来的考虑。斯蒂芬教授认为,霍夫斯泰德的理论为跨文化研究带来了更多的商业视角,简单且操作性强,具有一定的突破性。但是,霍夫斯泰德的理论却受到了很多批评。批评者认为霍夫斯泰德的理论研究的只是群体间的差异而非真正的文化,且容易导致二元对立;此外,数据不透明也是他的研究遭到质疑的又一原因。

 

另外,尽管霍夫斯泰德的理论具有很高的价值,但它却不断地被误用,研究者常常不加验证地用他的结论去分析具体案例。斯蒂芬教授认为,霍夫斯泰德研究的不透明性主要在于它没有公开问卷和量表,研究者无法验证其结论的正确性。

 

最后,斯蒂芬教授提出,虽然霍夫斯泰德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文化的角度,但我们不能按完全套用他的思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在做跨文化研究时,需要考虑三点:首先,要考虑是否还有其它维度需要比较;其次,在使用某一种理论或测量工具时,要保证这个理论或测量工具是适用的;最后还要注意研究的信度和效度问题。

讲座结尾,现场同学和老师就斯蒂芬教授的演讲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并与斯蒂芬教授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