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问道|李红涛:勾画“记忆的肌理”:对媒体记忆研究的反思
发布时间:2019-09-30 09:43:18  点击数:

2019年9月25日上午,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红涛应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邀请,在学院331会议室发表了题为“勾画‘记忆的肌理’:对媒体记忆研究的反思”的学术讲座。(中国传播创新论坛系列讲座第54期)。

 

李教授从维基百科的记忆实践入手,结合《记忆的纹理:媒介、创伤与南京大屠杀》一书,对媒体记忆研究展开讨论与反思。此书是李红涛教授与黄顺铭教授合著,探究南京大屠杀创伤建构与记忆形塑过程的著作。李老师将媒体记忆放在网络社会的时代场景和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脉络之下,探讨如何从记忆的“中介化”迈向媒介化的记忆,并且从问题意识、理论视角、方法论和知识政治等角度反思媒体记忆研究。

 

讲座伊始,李红涛教授通过自己博士毕业后十年的经历引入南屠个案的选题来源。他提到很多选题诞生于偶然,但是选题完成后,论文在时空上的延展能够带来新的选题灵感。

 

接着,李教授以维基百科的南屠记忆为案例,介绍了其进行个案研究的一般思路。首先,针对既定题目破题的方式有两种:其一,没有数据的时候就跟着理论走。从概念化入手,也就是厘清维基百科是什么,然后根据理论联想问题。其二,没有理论的时候就跟着数据走。从收集材料入手,也就是维基百科提供了什么可以分析的材料。维基百科的条目页显示了特定时刻的记忆文本;查看历史页构成了记忆文本的变动轨迹;讨论页展现了条目编写过程中的话语和记忆争夺,它们构成了记忆实践的前区、中区和后区。遵循第二种思考逻辑,李教授根据材料确定了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及研究问题。

 

随后,李教授通过辨析“死去的历史”和“活着的记忆”,阐释《记忆的纹理》及其系列研究的思路,即探讨80年的时空变换中南京大屠杀的记忆和纪念的逻辑和机制,以及公共生活中其“重量”的来源。《记忆的纹理》以历史为经,以不同的媒介场景为纬,探究南京大屠杀创伤建构与记忆形塑的过程,揭示国家权力、地方记忆社群、大众传媒如何合力塑造出南京大屠杀在当代中国的记忆政治与记忆文化。 



 

在完成《记忆的纹理》后,李教授对此书产生了七点即时反思。

第一,反思自我预设与刻板成见。作为“中国人”,研究南京大屠杀需要或应该带有“中国人”的立场吗?

第二,从文本到实践。此研究注重对文本的分析,也将所触及到的“行动者”带入其中,但是南屠对于普通公众的意义是什么,以及主导记忆实践到底产生了什么后果并未涉及。

第三,国家和民间的二分。许多学者在研究当代中国时,会从二分的国家和民间入手讨论,从而形成记忆研究的趋势,也就是在国家之外,努力寻找另一极的民间,但民间并非铁板一块,与国家的关系也并非一成不变,需要跳脱想象,细致考察。

第四,跨学科。记忆研究从来不是媒体领域的学科,记忆研究只是一个选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但当研究者在一个题目上呈现领地化趋势时,会导致内部自我循环。

第五,迈向比较视野。《记忆的纹理》是中国个案,但涉及日本、韩国乃至国际社会,以及不同的记忆社群,它们共同构成相互缠绕的记忆场。于是,中国立场的研究如何与其他不同角度的研究对话。

第六,《记忆的纹理》的接受。此书受到媒体关注的原因在于它的出版正值南京大屠杀80周年前夕,面对此种接受环境,如何将普通受众纳入题目相关研究之中?

第七,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官方试图将南京大屠杀变成世界性的记忆,那么推动世界记忆的过程中,应该以何种方式叙事?

 

基于自身的研究经历,李教授总结出媒体记忆研究的盲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六点:强调记忆,弱化遗忘;强调重大事件,弱化日常凡俗;强调单一个案,弱化比较研究;强调再现/表征,弱化实践;强调文化,弱化交往;面向过去/现在(记忆过程的后果),而不是未来(记忆过程)。最后,李教授分享了自己跳出经验研究框架所产生的想法。

  • 打破事件(event)与记忆(memory)的二分:记忆研究中存在天然的区分,就是在讨论记忆过程时将事件悬置。但是否事件在哪里结束,记忆就从哪里开始?事实上,记忆作为“事件”的一部分,记忆发生改变之后,事件也在发生改变。

  • 打破交往记忆(communicative)与文化记忆(cultural memory)的二分:交往记忆通过代际间的言语传递,能够持续80-90年,之后便需要其他的机制传递,于是进入集体记忆和文化记忆的范畴。当代媒介化的背景下,交往和代际记忆是高度“中介化”的,原来传统的区分可能使人忽略一点:高度日常的层面上被“中介化”的媒介生存,如何与那些宏大的事物发生关联。

  • 打破再现(representation)与物质(materiality)的二分:对于南京大屠杀的死亡人数30万来说,人民日报的报道对30万地凸显是一种再现,而纪念馆中镌刻30万的墙壁是一种物质化的媒介形态,所以对于再现和物质的二分有时会限制对一个整合性的记忆实践的深入考察。



    在交流互动环节,现场师生围绕个体记忆的重要性、记忆和历史的关系以及媒介记忆对国家认同的建构等等话题展开踊跃讨论,李红涛教授一一予以悉心回应,现场气氛活跃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