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6日下午,国际传播领域知名学者达雅·屠苏(Daya Thussu)教授应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邀请,举行了题为“在多极世界中重构国际传播”的学术讲座。讲座主要聚焦于当今国际传播的格局改变,及国际传播研究的发展方向。
屠苏教授现为清华大学苏世民学院客座教授、迪士尼全球媒体讲席教授,曾任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国际传播学教授,并担任该校中国媒体中心导师,印度媒体中心联合主任。他深耕国际传播领域近30年,是国际知名新闻传播学刊物 Global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的创立者和总编辑,以及 Internationalizing Media Studies, Mapping BRICS Media, Chinese Media Go Global 等18本知名著作的作者和编者。其中他的教材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Continuity and Change 被译成多种文字,中文版《传播:延续与变革》在2004年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讲座伊始,屠苏教授指出,研究国际传播的变化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在延续性的基础上考虑变化,没有延续性就没有变化;二是国际传播不能仅聚焦于媒体本身,更要注重国际媒体所处于的宏观世界局势的变化。在当今全球媒体格局中,虽然仍延续了以英美传媒机构为主导的局面,但是这种双寡头的格局也受到了来自非英美国家的媒体的挑战,例如发展显著的金砖五国,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改变来自中国和印度。
在媒体走向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印政府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中国政府组建了“中央媒体”,包括新华社、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人民日报等,每年投入大量资金,不计成本和利润,向全球推行自己的软实力,讲好中国的故事,为世界提供一个中国的视角。而由于印度媒体的私营属性,印度政府在媒体的国际传播中并不占主导地位,因此考虑成本和市场,印度的新闻媒体机构对海外扩张并不感兴趣,但印度的宝莱坞电影在世界电影市场颇具影响力。
在互联网领域,中印两国也各有发展。中国由于其审查制度和防火墙,从某些方面保护了国内互联网产业免受国外互联网公司的冲击,从而拥有了独立自主的网络系统。同时,中国的电子支付迅速发展,阿里巴巴的云计算在全球范围内扩张,中国在5G市场上领先于美国和其他国家,都改变了国际传播的格局。而印度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市场,这主要得益于其庞大的互联网青年用户以及开放的互联网系统。基于互联网技术,印度政府曾推出一个发展传播的重要项目,即建立“Aadhaar”系统收集印度人口的指纹和视网膜以帮助更多印度人,特别是穷人,拥有数字身份证和相对应的银行账户,这极大提高了政府和国际资助钱款给到穷人的直接到达率。
面对媒体技术的变化对全球传播产生的影响时,屠苏教授指出,我们不能再以欧洲中心主义的视角去看待,也不应该完全持去西方化的观点,否定西方媒体发展积极有力的一面,而应以国际化视角,通过全球传播和对比研究两个途径去考察。
那么,我们应对国际传播格局做怎样的思考呢?屠苏教授提出了三个方面的问题:1.中国和印度的媒体发展,对于以英美为主导的国际媒体发展是一种反抗还是补充?2.在互联网时代,中国和印度的互联网是否可以形成去美国化的现状?中国通过防火墙建立了自己的互联网市场,而印度虽然有庞大的用户群,但资金仍流向了西方的互联网公司。3.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情况,如何促使我们重新理解和思考发展问题。以往的发展问题都是基于西方的现代化视角,期待发展中国家不断推进现代化向英美国家的经济、政治体制靠拢。但是中国和印度的发展呈现不同的局面。尽管中国的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中国在短短几十年帮助上亿人口脱离贫困线,在经济上实现了令世界瞩目的和平发展;而被认为是腐败和效率低下的印度政府也促进了印度的发展,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现今对于发展的认识。
在最后的交流互动环节,现场师生围绕中国和印度是否可以提供替代化的发展方式,印度是否有媒体全球化的欲望,是否有文化现象能解释现代印度媒体方面的做法等问题展开踊跃讨论,屠苏教授悉心予以回应,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