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大讲堂:郑保卫教授解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
发布时间:2019-05-06 10:24:05  点击数:

4月28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郑保卫教授做客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大讲堂,为我院师生讲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的编写背景、思路及其理论框架与知识体系。院长强月新教授、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波教授、副院长洪杰文副教授、新闻系王敏老师,以及本科生、研究生代表等参加了活动。

6c1c4930e700c2513fbc4d7f06312bd

(郑保卫教授为大家讲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

“目前第一部统编的马新观教材”

郑保卫教授首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一书的“来龙去脉”。他从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新闻宣传工作的讲话,即:8.19讲话、2.19讲话、5.17讲话和8.21讲话说起,着重向到场师生强调了该书的宏观叙事背景。在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以及社会矛盾凸显等多重因子相互叠加、集中呈现的大背景下,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就要学会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观察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由此要建立相对应的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和教材体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材的编著也就愈来愈受到国家的重视。

郑保卫教授介绍到,他2014年受中宣部委托,召集十余所高校的新闻学研究者着手编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其中就包括我院时任分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单波教授。编写期间,郑保卫教授一人前后就9次逐字逐句审稿。最终在各位编委的共同努力下,高挹遐揽,取精用宏,历时五年,三易其稿,写就这本国内第一本统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材。今年3月1日,该书的出版发行仪式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受到了学界和业界的高度评价。

 

从明确意义,到解决问题

编写一部基础性教材,首先是要明确编著该教材的意义是什么。郑保卫教授着重阐释了编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对国家的新闻舆论与新闻宣传工作,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科体系的建立以及对培养马克思主义新闻人才的重大意义。同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也给未来的新闻传播教育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思路。

讲授过程中郑保卫教授提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初步建构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理论框架和知识体系,为新闻院校学生和广大新闻工作者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提供了规范读本,解决了此前教材过多,“各家教各家”没有统编教材的问题。

他还强调,此书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阐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突出呈现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习近平关于新闻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证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是符合新闻规律的科学理论,由此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回应社会对目前的新闻宣传和新闻舆论工作的一些疑问。

 

十二讲章,各有所重

郑保卫教授介绍,全书一共十二讲。第一讲“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全书,论述了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背景、意义、方法,梳理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产生及其中国化的发展进程。第二至四讲,涉及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新闻事业的根本性质,就新闻本身进行论述。第五至八讲,探讨了党性和人民性及其关系、舆论导向、正面宣传、新闻真实等话题,着重论述了新闻事业要做到的四个坚持。第九至十二讲,则就新闻传播权利与社会责任、新闻法治与道德规范、传播新技术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国际传播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全书十二章,各有侧重,由此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系统的有机整体。每一讲都尝试通过给出理论支撑,进行逻辑说理,最终解决问题。

 

讲座最后,单波老师带着现场师生追根溯源从探究马克思给新闻学的思想遗产,到互联网时代如何实现自由与责任的辩证统一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讨论,同学们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