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珺等 | 《朝向系统性变革:新时代媒体融合创新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5-10-15 15:12:46  点击数:

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历史轨迹与现实镜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值此全媒体传播格局在新时代深刻演进之际,肖珺教授历经七载(2014~2020)所著的《朝向系统性变革:新时代媒体融合创新实践研究》,以实践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以理论为引领,深刻记录了新时代初期我国媒体融合的起点与过程,并通过极具前瞻性的思考,为我们系统呈现了媒体融合战略发端时期的历时性图景,并深入探索其实践路径,与当今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战略及其实施形成了一种紧密的呼应。
 

这部著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从我国媒体融合的实践出发,深入媒体变革的“田野”中获取丰富的第一手数据,以寻求解决的路径,是一部扎根中国媒体实践的原创性研究成果。研究将顶层政策意涵融入中国媒体变革的日常肌理之中,带着深刻的问题意识去探究传播技术如何重构工作流程与认知方式,以及媒体融合战略如何落实于各级新闻机构、媒体人如何理解与适应这场变革、组织机制如何响应等重大而现实的问题。研究以鲜明的“在场感”,实地访谈了多位来自不同层级媒体的管理者和一线采编人员,既关注他们的机制位置,也观察他们的组织感受,从“田野”一线捕捉声音与收集资料,展示中国媒体融合的现实及其复杂性,使研究超越空泛的诠释或经验总结,深植于中国现实语境,从而探究媒体融合的语境和变革路径。
 

这部著作调研、梳理的2014—2020年媒体实践,是我国从传统媒体主导向深度融合推进的战略转型时期的重要记录,正如书中所述,时值我国进入一个新时代、发展到新的历史方位的最初几年。伴随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深层变迁,媒体融合战略兴起,它既是一项技术应对,也是一种机制革新,更是一种新型媒体文化的建构。研究对这七年间的关键政策、重要节点与核心机制作了系统梳理,涵盖了顶层设计的阶段性演化,也涉及省级乃至地市级媒体机构在落实过程中的自主应变与组织创新的尝试。这些内容,不只是当时实践的总结,也将成为理解新时代中国新闻传播结构转型的史料资源。研究关注变革的过程逻辑,不仅描述了媒体融合做了什么,还努力回答为何要做、如何推进、受到哪些制约、激发了哪些新能量等问题。这种书写十分具有历史感,为未来研究媒体治理、制度变迁与文化建构奠定了鲜活且系统的历史基础。
 

该著作从技术迭代、内容生产、融合记者、社会治理、国际传播等5个维度展开了论述,这5个维度都与体制机制的系统性变革有着紧密的联系,亦较早触及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这个新思维,对应了今天推动系统性变革战略的关键着力点,显示了其前瞻性的眼光。在技术迭代方面,技术如何改变新闻工作的节奏与结构,以算法驱动的信息分发逻辑如何影响议程设置、编辑权威如何与系统推荐发生张力、基层记者如何适应新劳动流程等,是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研究未止步于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更迭,而是敏锐地观察到亟须突破的难题:如何充分挖掘不同技术的特性与适用性,使信息传播更加高效、精准与多样化。在内容生产方面,如何从线性编辑向协同编发转变,如何从内容采编走向社群运营,如何将新闻产品化,形成具备传播节奏感与平台适应性的内容生态,这些需要深入探究。本书围绕这样的核心关切:信息技术有效支撑和推动了多元形态的内容生产,数字化叙事与多模态的运用增强了人与人、人与内容、内容与内容之间的交互性,但如何在互动中创作优质的、可持续的、可广泛传播的内容?此外,该书深入调查研究了融合记者建设、舆论引导与社会治理的结合以及媒体融合对国际传播的影响。
 

总之,这部著作不仅贴近媒体融合实践,而且将媒体融合作为国家治理体系演化、新闻机制变迁与社会运行逻辑调整的观察点,不仅为学界提供了扎实的实证材料与理论构想,还为新闻业的实践者、管理者与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与方法。它为我们理解新时代中国新闻传播的内在动力与演化逻辑,提供了一个极具现实性的入口。
 

媒体融合作为国家战略,正在系统性上下功夫,强调用互联网思维主导资源配置,全方位推进组织架构、管理流程、运营模式、话语体系、媒体形态、平台技术等变革。推进主流媒体技术革新,就是要建立有利于新技术使用、新应用创新的体制机制,探索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运用到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以先进技术驱动媒体转型,重构媒体融合发展的技术底座。我国媒体生态从分散建设逐步迈向平台化支撑、底层技术整合,为全流程智能化生产与分发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后续的组织流程革新和绩效考核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硬支撑”。在技术升级的同时,制度创新、组织协同不可或缺。目前,我国正在与互联网平台打造联合运营与数据共享的机制,着力打通各方协同通道,从而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主流媒体变革只有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子系统深度适配,才能真正融入国家治理大局,实现媒体与社会舆论的良性互动。这部著作的研究成果,与今日全媒体战略不谋而合,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愿其能够助力我国主流媒体在新时代浪潮中不断破局、稳步前进、保持领先,为建设文化强国与推进新闻舆论现代化贡献智慧。
 

优秀的作品未必“老成持重”,却会以锋芒触及要点;深掘的数据未必能悉数呈现,但管窥之间亦能成为镜鉴。肖珺教授的研究既展示了思维的锐气,又彰显了专业的洞察力。她的全球视野和在跨文化传播领域的深耕也助益这部著作在扎根实际的同时,融入了更高更远的思考。本人作为肖珺教授的同行、学友和读者,对于这部著作,有幸先睹为快,并从中获益良多。相信这部力作对新闻传播业界、学界乃至管理界的同仁,也都有所裨益。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陈昌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