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卫星遥感技术与新闻
卫星遥感技术逐渐成为全球新闻报道有力的辅助手段,其发展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其最初多用于重大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后来被各类新闻报道作为重要数据源予以采纳。1986年,美国广播公司使用SPOT卫星热红外影像报道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爆炸事故;2001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用遥感卫星以俯视角度拍摄“911事件”现场,成为第一手信息的提供者。近年来,我国新闻业者也开始尝试开展依托于卫星遥感的新闻生产实践。自2019年初起,新华社开始系统化、规模化将卫星技术运用在新闻报道中,是国内首家将新闻和卫星进行深度跨界融合的新闻媒体。迄今,新华社推送的系列作品涵盖重特大新闻事件、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精准扶贫”连续报道、地域形象宣传等不同领域,形成图片、短视频、纪录片等多样化的新闻样态,引发了人们对新闻报道中遥感影像使用的关注。
2021年初,基于这一新闻传播最新实践,武汉大学遥感学、新闻传播学和新华社、卫星公司等跨学科的产学研团队尝试地提出《全媒体时代遥感新闻学》,认为“遥感新闻学”(remote sensing journalism)是研究遥感影像及其增值产品作为新闻媒介的呈现形态与生产流程的科学,是包括遥感影像获取、遥感影像精确处理、影像理解与信息提取、遥感新闻叙事、遥感新闻可视化、遥感镜头语言等问题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科学与技术。必须说明的是,“遥感新闻学”作为一种创新概念尚无法匹配学科建设中“学”之丰富含意。作为一种大胆的设想,其原意在于更多地聚焦遥感技术在新闻报道实践中的现象和规律,进而概念化地呈现一种跨学科交叉领域的新兴方向。基于此,本文试图回归新闻报道实践中,从新闻叙事的微观视角,追问卫星遥感技术的介入如何调整和改变了新闻叙事。为更准确地描述遥感技术在新闻业中的最新应用,本文借鉴新华社首提的“卫星新闻”表述,尝试用“卫星遥感新闻”概念统摄全文,以区别于导航卫星技术、无人机技术等遥感新闻应用。
文献综述:构建卫星遥感新闻的地理学分析路径
(一)卫星遥感技术特征及新闻业应用
1.卫星遥感技术的基本特征
遥感,顾名思义,就是遥远地感知,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声波、地震波)等的探测。一般指不与目标物相接触,运用搭载在遥感平台上的传感器对物体的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进行探测,经处理、分析后,识别目标物,揭示其几何、物理性质和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现代科学技术。其中,卫星遥感技术是遥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人造地球卫星作为遥感平台的各种遥感技术系统的统称, 主要是利用卫星对地球和大气层进行光学和电子观测。一般来说,卫星遥感技术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1)观测距离远,维度全。目前的卫星已经可以从数百、数千、数万甚至更远的距离观测我们的地球,已经远远突破了人们所说的“千里眼”的概念。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观测能力。
(2)信息获取高效率、高精度。卫星遥感技术能快速、高效、实时地获取海量时空信息资源。在轨运行的和计划发展的国内外卫星传感器提供数据的空间分辨率已从公里级发展到亚米级。
(3)数据可视化程度高。卫星遥感影像处理技术作为一种数字化的信息处理手段,其所获得的影像信息能够在空间系统中进行存储,技术人员通过可视化与符号化技术,能够将这些信息直接应用到各个领域。基于以上特征,卫星遥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气候环境监测、特殊环境下的现场报道、调查新闻、突发新闻报道等不同领域。
2、遥感技术在新闻业的主要应用
如前所述,导航卫星技术、无人机技术等遥感技术在新闻业中也多有应用。以无人机为例,其是承担中、小区域遥感数据获取最经济有效的技术手段。无人机遥感技术以其在云下低空飞行的能力,弥补了卫星光学遥感和普通航空摄影易受云层遮挡影像的缺陷,成为遥感不可或缺的手段。目前,无人机技术与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充分结合,比如,将无人机的航拍图片经过预处理后与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影像进行融合,将两种影像的优势进行互补,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近年来,视频卫星作为辅助手段逐渐应用于新闻报道,成为卫星遥感新闻的雏形,它可获得一定时间范围内目标的时序影像,具备对运动目标的持续监视能力,亦可从距离地面几百公里到几万公里的太空拍摄地面动态视频画面,为电视报道重大突发性新闻提供了崭新视角。如2019年中国吉林一号卫星拍摄的战机超低空飞掠和 70 周年国庆阅兵视频短片,展现了卫星视频与地面、飞机机位更优的拍摄效果。2020年,新华社在《60万米高空看中国》一书中,将卫星遥感新闻称为“太空视角的新闻叙事”。还有研究将遥感卫星称为“数据分析师”,认为卫星遥感技术具有高光谱分辨率、全天候、全天时的观测优势,使环境监管等工作告别了传统依赖人工的低效、低质模式,也为新闻报道提供了便利手段。目前,新闻业主要在三个领域使用卫星遥感技术:一是突发事件报道,如战争、冲突、政治事件、游行、灾害等,以目视解译技术为主,分析自然方面的变化和灾害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等;二是调查报道,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深入揭示国土利用、农业、生态等领域的重大变化和趋势;三是信息服务产品,即提供专业化资讯给企业、政府作为决策依据,形式为信息简报或系统平台,数据分析的覆盖范围可能涉及全国或全球。此外,当下在全球新闻和特定主题报道等领域,卫星遥感技术也常常作为强化和凸显新闻事实的可视化报道方式。
关于卫星遥感技术特征及新闻业应用的研究表明,遥感技术在新闻业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一些研究者的关注,但与卫星遥感技术基本特征的呼应和深度结合的研究明显不足,特别是对卫星摄影鲜有提及,遥感学和新闻传播等跨学科的交叉研究还是空白。基于此,本文尝试从新闻叙事的角度予以拓展,后文所指“卫星遥感新闻”是以卫星遥感影像作为新闻内容主体要素,以推动叙事进展,建构叙事场景,达成叙事目的的新闻作品。
(二)地理学分析
“遥感科学与技术”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建立在测绘科学、空间科学、电子科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相互融合的基础之上,通过一系列非接触传感器获取有关目标的时空信息,通过影像和非影像信息提取客观世界中目标对象的物理特征、几何定位等信息。其中,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分析、可视化与制图等是与新闻报道实践结合最为紧密的部分,遥感卫星通过光学载荷、雷达载荷、高光谱载荷、红外载荷、视频载荷采集的相应数据最终要借由电子计算机和相关软件进行处理和反演,形成相应的遥感产品。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等技术已贯穿解决地理学问题的各个关节。由于地理要素和地理综合体的空间分异规律、时间演变过程及区域特征等异常复杂,对难以简化的地理信息进行数据可视化处理是卫星遥感新闻需要解决的基础问题,进而才能充分结合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去探索人、事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机理。因此,相关新闻叙事的解释需要从地理学的知识框架中给予新的思考。
1.空间地理学。
“空间”(Space)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的表现。传统地理学对地理环境的认知方式,包括各类地理要素属性及空间分布的现象描述、特征分析和机理归纳等。事实上,异质环境下的区域地理过程和效应是地理学研究的前沿。地理学研究中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特征均表现为空间异质性。在空间分布与差异的基础上,关于地理空间的研究延展到各个领域,形成现实空间、虚拟空间等不同的解释路径。现实空间是传统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对象,其研究呈现出跨学科的特点。有学者结合政治经济学进行探索,认为空间中的生产体现的资本运行的经济地理学、指向雇佣工人居住空间的资本主义城市地理学和共产主义革命的全球性存在透出的政治地理学,构成了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空间的地理学话语。自电子信息革命之后,有研究者将地理空间的研究拓展到虚拟空间,这种空间主要是信息和通讯技术内部的概念空间、符号空间、思维空间和观念空间, 而非一个真实存在的自然空间或物理空间。网络空间已成为信息化时代地理空间和地理学拓展的新领域,网络空间地理学研究内容包括构建网络空间、现实空间的映射关系,在网络空间重新定义传统地理学关于距离、区域等基本概念。19由此可见,以空间地理学视角观照卫星遥感新闻,其本身即具有双重的空间性:一方面,其表现内容绝大部分与地理空间相关,即空间的变迁带来的地理叙事变化;另一方面,互联网作为其主要传播场域,其表现形式、表现载体、传播方式等具有鲜明的网络空间特征。
2. 时间地理学。
时间是传统地理学分析当中的另一要素。时间信息是指地理事物的属性或特征随时间变化而发生改变。地理对象的空间特征和属性特征可能分别独立地随时间改变,也可能同时随时间变化。相较于宏观视角研究的空间地理学,时间地理学即是将时间信息反映在微观个体层面的理论。时间地理学由瑞典地理学家哈格斯特朗(Hägerstrand T.)及其领导的隆德大学研究小组提出,缘起于把人文现象表示在时刻变化着的时、空间连续坐标上, 并对人的所有活动进行连续不断的分析,最初应用于城市规划中的居民日常活动与设施规划的计算机模拟模型中。随着后工业、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到来,瑞典Kajsa团队提出的“新”时间地理学,具体而言,对于人类日常活动的研究从“家外”转向“家内”、从“个体”拓展到“组织”、从强调“物质空间”的制约转向强调“社会文化”的制约。时间地理学源于对人的行为的关注,目前仍较少应用于分析无生命、无能动性的时空过程对象,后者同样可能是具有时空特征的地理要素,可引入时间地理学方法进行分析。比如,采用时间地理学框架分析“双十一”期间中国快递流通的时空结构与效率。在卫星遥感新闻中,报道对象通常是一定范围内的人或者有时空特征的地理要素。从时间地理学出发,这些要素往往因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的推动,在不同时间节点上展现出不同的属性特征,由此可形成时间比较维度下的新闻叙事,完成时间与地理信息之间的整合。
3. 文化地理学。
文化地理学主要研究一定空间范围内的诸文化因素的分布、组合和发展及其形成条件的科学。它强调地表所发生的文化差异,以文化与环境的关系论点作为其理论基础,并着重研究人类社会中的文化差异对这个关系的影响。文化地理学关注由文化因素引起的社会现象,包括文化起源与传播、文化区、文化景观、文化综合等基本内容。20世纪80年代末,受到文化转向兴起而诞生的“新文化地理学”关注文化的空间性和空间的文化性,重新思考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关注空间和地方如何成为文化体验的意义地图。“文化转向”被认为发现了人文地理学研究空间变化的动力本质, 该动力源于思想 ( 价值, 情感等) 产生的文化动力。即文化改变世界, 文化营造空间。受文化转向的影响,地理学对文化问题的研究也呈现相应演变。在技术层面上,有研究指出GIS在历史、文化地理学研究中的形象和交互性分析应用,可将GIS应用于物质与非物质文化景观、文化传播和扩散现象、文化资源管理等研究,还具备展开历史资料的信息分析、超历史超文化空间分析的可能性。也有学者进行"文化转向"视角下的移民地理学研究,探讨移民的社会行动、社会互动或日常生活实践所建构的意义、情感、身份认同、价值以及意识形态,更加深入地去探究移民与地方的互动及其背后的社会和权力关系。西方“新文化地理学”知识谱系显示,可将空间的关系视为社会关系,探索空间如何作为文本、意义系统、象征系统、所指系统来表达意识形态、价值观、信仰以及民族主义和国家关系,即文化的空间性。
4. 传播地理学。
近十年来,以美国地理学家保罗•亚当斯(Paul Adams)为代表的学者逐步建立传播地理学研究体系。亚当斯在《媒介与传播地理学》(Geographies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中提出了传播地理学研究的四象限:
(1)空间中的媒介:强调传播技术所建立起来的跨空间的连接将不同地点连接在一起,并带来空间的转型,每一种基础设施系统的“足迹”都可以在地理空间被绘制,无论是通讯卫星、光纤、图书出版商,还是其他媒介。
(2)媒介中的空间:强调对虚拟地理学、赛博空间的研究,即不需要在空间上邻近就可以发生的人际交往、不需要符号和标志就可以进行的再现、远程的即时互动、将数据转译成三维模型的潜能,指向了多重的新型数字空间的发展。
(3)媒介中的地方:强调“地方意象”有赖于跨地区的沟通和大规模的融合,媒体的交互性、便携性和可转译性的同步增进与地方形象的流动性互相调和,在媒介再现记录和主题的影响之下,地方被重塑。
(4)地方中的媒介:强调传播成为构成地方的特殊要素,不同地方的传播关系有着系统性的差异,并与它们嵌入的更广泛的结构(如某种符号、制度规则及资源)产生关联。 新技术协助了媒体报道对于地域、空间信息的数据采集、储存、分析、显示和描述,也使空间压缩、空间折叠、空间拉伸和地方想象、地方感知等新的空间思维关系与媒介传播之间明与暗、虚与实的关系更进一步凸显。从技术逻辑上来看,传播地理学对数字地理学的研究亦有所呼应。学者指出,数字地理学同样留意到了媒介技术与地理空间的紧密关联,也强调媒介的物质性,及其对空间、对现实的构成性意义。这些相似的现实判断和研究思路,隐含了传播学与地理学对人类当前处境的共同关切:即同样面对空间媒介嵌入日常生活的经验现实,同样探讨数字技术与地理空间交织下人与世界的关系,也不约而同地关注人与非人类的技术之间的日益纠缠。
基于对卫星遥感新闻地理叙事的研究需要,本文将遵循既有地理学研究中凝练的空间、时间、文化的三重维度,并结合传播地理学构建的跨学科概念框架确定叙事分析框架,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详见下文。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国内外“卫星遥感新闻”为研究对象,国内新闻报道主要来源为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共58篇。国外新闻报道主要来源于美联社、《纽约时报》等新闻媒体,共4篇。笔者根据上文提出的地理叙事分析框架对研究样本进行分类和编码,以便后续研究使用。考虑到篇幅所限,编码简表如表1所示。后文在引用样本时将直接引用相关编码,如C1即代表《卫星微纪录片丨穿越》。
(二)研究方法
1.新闻叙事分析。卫星遥感新闻的地理叙事研究可采纳既有的新闻叙事分析框架进行界定。新闻叙事学是以新闻文本为研究对象, 综合运用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 对新闻的叙事行为和叙事策略进行的科学研究。新闻叙事学具有三个基本理论层面:新闻文本及话语结构特征研究、新闻叙事行为研究和新闻叙事策略研究。可见,新闻叙事研究的对象即新闻的“文本”语言,研究角度则可通过话语组织、文本内容、叙事风格、叙事策略等入手。新闻叙事需要有明确的报道“角色”或主体。在对农民工新闻报道的分析中,一种叙事往往由对故事情节的基本安排、特定的角色分配以及与此相应的特定情绪构成, 这些成分之间彼此关联, 形成特定的叙事经验。其中典型角色的分配, 或角色化是叙事的关键。随着技术革新,在新媒体语境下,出现新的新闻叙事模式,如强调报道者和新闻信息碎片化的“蜂巢型叙事模式”、强调特定新闻生产步骤的“菱形叙事模式”和强调多媒体元素共同作用的“钻石型叙事模式”。在对融合新闻“一镜到底”叙事结构的研究中, “数字叙事学”强调相对于传统叙事学的“书写逻辑”,融合新闻的基本特征是“多媒融合”,即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介元素的整合叙事。综上所述,在对卫星遥感新闻进行叙事分析时,不仅要从叙事文本、行为、策略角度切入,还应关注到卫星镜头语言、数据图表等多媒体元素在新闻当中的整合。同时还要注意,卫星遥感本身的技术特征和卫星图像的展现方式,亦为新闻作品赋予了全新的地理意涵,属于新闻叙事的全新领域,应当在地理叙事分析的角度上予以丰富和拓展。
2. 地理叙事分析。结合对新闻叙事和地理学相关理论的分析,本文对空间-时间-文化-地理的地理叙事框架进行说明,并在后文以此框架对卫星遥感新闻报道的文本描写、镜头语言、多媒体元素应用等进行分析。具体分析路径见表2。
研究发现:空间、时间、文化与媒介的四维地理叙事
(一)空间地理叙事
1.空间要素。
在空间地理叙事当中,文本通常强调高度、长度、方位等空间要素,并对卫星图像的上述要素进行适当的解释说明,使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到报道对象的空间特征。样本A29开篇展示湖北省卫星图像,并将长江干流高亮显示,并采用以下文本对这一画面进行解释——“在距地球60万米的高空俯瞰,全长6300公里的长江,犹如一条巨龙,横贯神州东西。地处‘龙腰’的湖北拥有最长干线1061公里。”直观地体现出卫星拍摄高度、长江干线长度及湖北省所处的空间位置。样本A21开头展现北京市上空卫星地图,并配合“北纬39度54分19.97秒、东经116度23分29.34秒,这是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升起的坐标”的文字说明,对北京市所处的经纬度信息进行说明。除此之外,新闻文本还对卫星图像中展现的地点、地貌、地标等具体空间元素进行一定的解释。如样本A5当中,从8秒到19秒,镜头从南海上空远景逐渐拉近,展现出三沙七连屿的太空影像,并完成遥感影像与无人机摄影的转换。在这一过程中,配合如下文本——“在那云飞浪卷的南海上/有一串明珠闪耀着光芒/三沙市/神秘而富饶/是我国陆域面积最小/海域面积最大的城市。”由此使读者明确画面内容,对报道对象有所认知,增强传播效果。
2.镜头语言。
卫星遥感新闻常用镜头缩放、镜头平移等镜头运动方式进行空间维度上的视觉表达,以达到不同的叙事效果。此外,通过对卫星图像进行适当处理,还可形成空间建构的镜头语言,展现地理区域之间的虚拟空间关系。
(1)镜头缩放和平移。镜头缩放的实质是卫星遥感影像在不同空间分辨率之间进行转换,在视觉上即体现为“从高到低”“由远及近”。镜头缩放可灵活切换景别,突出报道对象的空间位置,常用于区域地标、空间规划等方面的空间地理叙事,为报道对象营造“出场”效果,增强视觉表现力。此外,由于卫星图像一般为静态图像,报道还可通过将卫星图像定格于某一空间分辨率,并用高空间分辨率的无人机航拍动态视频与之衔接,形成从静到动的过程,使报道对象生动鲜活,完成 “出场”,方便展开后续报道。样本A1-A31系列报道即频繁运用从高空到中景,衔接无人机拍摄实景的镜头语言,将地面景物置于宏大的空间背景当中,增强视觉震撼力。镜头平移指的是在同空间分辨率的卫星图像上,镜头在二维平面当中进行推移,展现报道对象之间的空间关系。样本A13从1分33秒到1分36秒、A20从1分44秒到1分47秒即采用镜头平移的方式展现出江苏、浙江两区域城市的空间位置关系。两种镜头运动方式常被结合使用,在经过镜头平移之后进行镜头空间分辨率的缩放,从而完成卫星遥感新闻报道中的场景衔接。
(2)虚拟空间建构。仅采用传统的镜头处理方式进行报道,则无法体现数据可处理的特点,也无法发挥媒体融合的优势。因此,在卫星遥感新闻当中,往往采用虚拟空间建构的方式,建构起从平面到立体的数字空间,并加入创新性的叙事要素:色彩和文字。由于卫星图像的可处理性,可使之与色彩、文字等符号进行图层的叠加和融合,以此强调报道对象的地理特征,增强视觉表现力。一是色彩符号。对于卫星图像上展现效果不够直观,区分度不够明显的空间要素,如河流、水域、城市范围等,可通过将起解释说明作用的高对比度色彩图层与原图像相叠加,在视觉上进行强调的同时,使之成为空间叙事的线索。以样本A13为例,开头采用“海陆相邻,跨江滨海/水网如织,湖荡如珠/江河湖海齐聚之地”的文字描述说明江苏省水系密集的特点,并从11秒开始,将江苏省上空卫星图像与高对比度的浅蓝色水域图层相叠加,展现出江苏水系分布图,完成对水系在空间分布上的强调。在随后的报道中,报道视角围绕水系这一线索展开,镜头沿水域推移,完成对南京、兴化垛田等对象的报道。二是文字符号。样本A20通过将文字“之”拉伸变形,与浙江省的水域图层和卫星图像图层相叠加,介绍了浙江省古名“之江”的由来。样本A19开头形容福建为“山与海塑造的热土”,并在15秒处采用具有浮雕效果的文字“山”“海”与卫星图像图层叠加,分别强调福建省与山地和海洋相关的地点,成为报道的叙事线索。
上述案例分析显示,在空间地理叙事框架当中,既有作品凸显了传统的空间叙事特征,充分展现了卫星影像的视觉震撼力;也有作品发挥遥感的技术优势,将数字空间和现实空间有机结合,对传播地理学“关联”的研究框架进行了一定回应。空间地理叙事激发了读者对立体空间的感知,视觉冲击力强,多用于地方景观呈现、新闻现场展示等领域的报道。
(二)时间地理叙事
1.变迁与对比的叙事。
在时间地理叙事当中,新闻文本强调时间上的变迁,例如“历经40多年”(B11)“在过去10年中”(B9)“从2012年至2019年”(B1)等敲定时间跨度的词语,因此常用于展现宏观视角上报道对象在不同时间节点的情况对比,或某一段时间当中对象的变化状况,对其进行发展趋势、发展成果等方面的总结。因此,在时间地理叙事当中,往往采用包含“发现”“见证”等词语的标题。如样本B9“卫星发现,这里用十年逆转了千年!”、样本B10“卫星见证,一条路如何改变‘高原孤岛’”、样本B11“在这座千年古城,一个‘密码’被卫星解开了”。其内容集中于环境监测、脱贫攻坚成果报道等领域,展现地面观察难以发现的变化趋势或规律。由此,便形成时间地理叙事的整体路径:从卫星图像出发——分析特定时间段内的卫星图像的变化——从中观、微观视角解释说明变化因何产生——对报道对象的发展趋势进行总结或预测。如样本B1在分析图像基础上,对城市间夜光融合进行解释:“璀璨的光亮,离不开一体化发展。作为苏皖两省先行先试、跨省合作的‘果实’,位于滁州市的苏滁高新区,累计引进项目总投资已超700亿元。”样本B3在报道结束时,以“中国,从冬到夏/更加明亮、更加火热、更加忙碌”作为结尾。
2.时间地理叙事的图像叙事。
(1)时间序列排布。将每一帧卫星遥感图像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排列,进行动态的展现,即可将时间维度引入到叙事当中,形成特定时间节点上的对比,或整个时间序列中报道对象的演进和变化。样本B1利用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卫星影像,直观展现滁州和南京两座城市夜光边界不断延伸,直至逐渐融合的过程。样本B7将红色的温度图层叠加在全色的卫星遥感图像上,按时间序列展示了杭州金山区、上海临港新片区等地的地面温度变化情况,以佐证在统筹疫情防控之下当地政府积极推动复工复产的成果。在国外的卫星遥感新闻报道中,样本E3引用李熙等使用美国"国防气象卫星"(DMSP)数据的研究成果,在时间序列的对比中,发现经历四年战争之后,叙利亚各地区夜间灯光显著减少,成为战争对叙利亚人口活动影响的有力证明。
(2)数据可视化背景。卫星遥感图像还可与其他相关数据结合,提供让数据得到可视化呈现的“背景板”,使抽象的监测数据具象化。样本B2将遥感影像与环境监测数据结合,以卫星多光谱数据为基础制作土地分类利用图,采用高对比度的色彩处理方式,直观展现出从2000年到2018年四川凉山州退耕还林的成果。样本B4观测货运车辆留下的由地理坐标组成的轨迹,与中国东南沿海卫星图像进行叠加,展现中国复工复产大背景下跨省货运的回暖。样本B3将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卫星影像与手机信号密度热力图进行图层叠加,用绿色到红色的渐变反映手机信号由疏到密的变化,展现经济开发区自2020年2月开启复工复产以来,返岗就业人员增多,人员流动日益频繁的特点。除此之外,卫星还捕捉到热异常、电力分布、灯光亮度等地表数据,与当地卫星图像结合,形成相关影像,直观体现出长三角地区破“疫”前行的状况。上述案例分析显示,在时间地理叙事框架当中,作品突出在不同时间节点上的对比,并采用多元数据和遥感技术结合,充分展现出时间地理学把人文现象表示在时刻变化着的时、空间连续坐标上的特征。时间地理叙事从微观个体的流动出发,落点在时间变迁的宏观变化上,并将基于时间维度的比较及影响呈现在视觉上,使读者可由小见大,对此进行思考。
(三)文化地理叙事
1.卫星在场与见证。
文化地理叙事关注宏观层面上地理学和社会文化的特征,这种特征往往以对具体人物的刻画为载体进行展现,报道的故事性和人文关怀呈现较强,在对新冠疫情背景下的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领域的报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文化地理叙事还关注劳工权益、战争创伤等与人类命运密切相关的议题。通过卫星遥感影像展现地理特征,将报道的人物对象置于宏大场景当中,能够反应人物活动所处的空间位置、地理特征和文化风貌,为报道对象的“角色化”进行铺垫。样本C2关注精准扶贫国策对普通民众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C2开场对报道对象张登普活动的环境做出如下表述:“从卫星俯瞰,临夏州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山峦如海,一片焦黄红褐。一条条被雨水冲刷、山洪撕开的沟壑就像干瘦的肋骨,将一座座坐落在陡坡、悬崖边的小山村牢牢‘裹’住”。配合对白家沟村地势地貌的卫星图解,使读者直观感受到角色生活环境之恶劣,需要改变生存地点之迫切,从而与角色产生共情。除此之外,文化地理叙事还在文本中强调遥感技术的重要作用,并将其贯穿于报道的始终。样本C4通过“从卫星历史影像看,山腰的村寨和包谷地像大山身上的一块块伤疤”“卫星上看,安置点里活动广场、医院、幼儿园等配套公共设施一应俱全。”“卫星记录着峡谷间的种种变化。”等表述,反复凸显卫星的“在场”。样本C3、C2的结尾分别采用了如下表述:“卫星在天上看到了班彦村的过去、现在,也让人们看到了光伏扶贫的未来。”“卫星仍会过境这片土地,记录人们‘穿越’地理与时间空间而留下的喜悦变迁。”在人物叙事结束后,将视角重新拉回太空,回归宏大的时空叙事,凸显卫星遥感技术的见证作用和人文关怀。此外,样本E4关注渔业劳工权益。美联社记者使用商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作为关键证据,确定渔船相关特征,并追踪渔船在海上的行动轨迹,报道了东南亚渔业滥用奴工的现象,不仅展现了不可辩驳的关键证据,更是展现出新闻工作者的勇敢和人文关怀,该作品获得2016年普利策公共服务奖。
2.镜头语言
(1)空间分辨率转换营造人物出场。在文化地理叙事当中,根据报道表现主体的不同,镜头需要在不同的空间分辨率之间灵活切换,在卫星图像难以观察到的中近景则采用无人机摄影进行辅助。由于报道中往往涉及对人物的展现,因此还需要大量由地面摄影实现的近景和特写镜头。镜头排列一般按照由宏观到微观,由卫星影像到地面摄影,由展现环境到展现个体的顺序进行。样本D8从塔克拉玛干沙漠上空开始,逐渐将镜头拉近至新疆策勒县道路上空,通过衔接无人机摄影,由静态转化为动态画面,为后续人物的出场进行铺垫。从2分9秒到2分27秒,先后采用遥感影像-无人机摄影-地面人物特写的方式让策勒治沙站的工作人员在镜头中得到呈现。从3分30秒开始,镜头又由人物骑车的特写回溯到道路上方,最终归于太空视角。空间分辨率的灵活切换为文化地理叙事提供了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2)镜头辅助下的情感叙事。在卫星遥感新闻中,镜头转换与文化地理叙事的旁白紧密结合,以带动读者情感共鸣,深化人物刻画,强调报道主题。样本D5从4分3秒到4分20秒,镜头由“悬崖村”旧址转换到易地搬迁安置社区所在地昭觉县城,配合“迁往宜居之地,是精准扶贫彻底改写穷困命运的重要举措”的旁白,使报道与国家扶贫搬迁政策相贴合。在展现城墙坝和谐社区、甘哈觉莫村等地卫星遥感图像变化时,旁白为“全国有超过960万贫困人口搬入新社区,完成了家族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迁徙”,将贫困人口进行易地搬迁的真实场景全方位地展现给读者,既在场景上反映了贫困人口不同生活情境的强烈对比,为读者提供临场感;又能够以点盖面,真实体现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成果。
上述案例分析显示,在文化地理叙事框架当中,作品关注在宏大时空背景当中具体的人,以及与人类命运密切相关的文化议题。作品当中出现大量对人物和文化景观的表现,展现空间的文化性;同时采用大量情感化的描述,表现人物与文化景观、社会环境之间的联系,将空间关系视为社会关系,传达特定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体现文化的空间性。在地理学进行“文化转向”和“传播转向”的背景下,卫星遥感技术发挥了强大的见证作用,成为文化报道当中可随时“在场”的媒介要素,充分展现人与地的交互关系。
(四)传播地理叙事
1.空间中的媒介。亚当斯认为,在传播的“相对空间”的概念中,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关系是由传播技术这一特殊的“物质”所决定的。在卫星遥感新闻当中,一方面,遥感本身作为空间当中的媒介形式而存在,具有一定的技术特点,即观测距离远、维度全,信息获取高效率、高精度,数据可视化程度高等,这些特点对新闻叙事中的空间进行了重塑。样本F1《卫星物联网新闻|“胡焕庸线”以西为何越变越亮?》即为一例:通过将黑河-腾冲连线与我国夜间光照的卫星影像进行图层叠加,直观展现胡焕庸线的空间位置,完成虚拟空间的建构;将2013年至2020年胡焕庸线以西区域的卫星夜光数据与相关区域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图层叠加,并选取新疆喀什地区夜光变化进行时间序列上的对比,展现城市周边的乡镇灯光由点成片的变化趋势,完成不同时间节点上的空间重叠。另一方面,亚当斯指出,作为行动元的媒介改造着行动者所生活的环境,行动者也被卷入新的网络、接受某种特定的媒介化形态。媒介既在属于它的空间中发展,又创造着这些空间。作为记录者的遥感卫星能够生动地展现在地媒介所带来的空间转变,将视角转向空间中的作为行动主体的“人”,形成新闻叙事。样本D5即以巡检工人阿卜杜艾尼·艾力在电线上抽查螺丝的地面实景实现叙事切入,以小见大,由具体人物的话语反映在电网建设、路网建设、互联网经济等因素推动下“胡焕庸线”以西区域经济发展的切实成果。在报道文末,使用“卫星夜光为线索”“卫星还会解锁这条线更多的秘密”等文本,再次凸显卫星媒介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政策相关报道中所发挥的见证作用,回应遥感技术的人文关怀。
2.媒介中的地方。媒介与传播地理学采用四个要素分析地方意象的复杂性:媒介、被呈现的地方、受众、意象的创造者。卫星遥感新闻主要关注媒介和被呈现的地方。新华社《60万米高空看中国》一书即完成了对中国各个省份地方意象的再构造。例如,对河北省报道以标题“慷慨燕赵·大好河山”切入,首先以古人类、炎黄逐鹿、燕赵争胜等意象,呈现河北省丰厚的历史底蕴。其次,通过卫星影像分别呈现河北不同区域的地方故事,如崇礼关停矿山,走向世界,成为冬奥会比赛场地;唐山从地震废墟上站起,实干苦干,打造新城;西柏坡由共和国孕育之地转型成为红色旅游胜地,实现整体脱贫。最后,各个地方汇聚成河北地方意象的主题:这是一片希望的土地,京畿大省正乘风破浪,在“新时代赶考路”上砥砺奋进。此外,卫星遥感新闻作为媒介手段,采用视频、图片、文本等多种形式,呈现地方符号、象征和信号,回应了亚当斯“在地理学家眼中,大多数地方和景观文本既有高度的政治性,又渗透着情感与情绪”的观点。样本F2即为一例。该报道通过武汉上空的卫星观测影像,记录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建设的“中国速度”,分析热力图、夜光图等数据。这些影像和数据与新闻叙事文本积极结合,例如,热力数据与“武汉市完成16家方舱医院改建,86家定点医院改造”相结合;夜光数据则对应着“‘宅家’坚守的900多万市民和超过十万名奋战一线的工作人员”。多媒体元素的融合塑造了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武汉的地方意象:武汉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具有“顽强而旺盛的生命力”。由此,报道引用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对中国抗击疫情的高度评价,完成政治性叙事: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中国体制之有力和中国举措之有效世所罕见,令人敬佩。
本文所涉卫星遥感新闻案例,有效回应了传播地理学分析框架当中“空间中的媒介”和“媒介中的地方”两个象限。空间作为媒介维度,卫星遥感技术推动了新闻叙事中对空间的重塑,并呈现具体行动者的生活样态,凸显关怀,传达价值;地方作为媒介维度,卫星遥感新闻通过时间对比叙事,重塑地方意象,渗透情感情绪,并形成政治性表达,实现比较维度上的国家形象宣传。
结论:融合地理叙事的创新与反思
(一)创新:融合地理叙事的路径与框架
上文根据空间地理学、时间地理学、文化地理学、传播地理学的四重维度展开深描,需要注意的是,四重维度在新闻叙事实践中并非是隔绝的,而是相互支持、相互结合、相互佐证的融合叙事,由此,本文尝试提出“融合地理叙事”(详见图1),以概括这一传播创新。
本文研究显示,融合地理叙事在不同主题、领域的报道中,叙事方向各有侧重,叙事表达和目的各有不同。卫星遥感新闻展现出明显的融合地理叙事功能,一方面发挥遥感技术优势,完成报道在空间和时间层面的重构;另一方面通过旁白、镜头语言等为报道加入人文层面的关怀,则形成如下图所示的融合地理叙事路径。
(二)反思:融合地理叙事的速度、深度、科学性与人文价值
1.速度。突发事件报道当中,往往一步领先,步步领先。为此需要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即时的卫星遥感影像和数据。在对新闻叙事的研究中,笔者发现新华社能够提前调度筹划卫星遥感资源,即时获取国内外开源遥感数据信息,因此在新闻时效性上具有较大优势。2019年,报道《60万米高空瞰阅兵》即通过分时调度高景一号、高分一号等卫星,获取长安街卫星影像和阅兵视频,实现对阅兵式的实时报道。但由于目前部分国内外数据库互通尚存困难,国内的卫星遥感新闻无法做到对全球性议题的进行第一时间的先手报道。而国外对此尚未形成特定的卫星遥感新闻报道模式,技术往往作为报道的辅助手段出现,且报道数量相对较少,不足以形成成熟的卫星遥感新闻报道体系。
2.深度。国内对空间地理叙事和时间地理叙事框架已经趋于成熟,并形成相对固定的报道模式,作品呈现效果、表达方式等均具有较强表现力,能够为读者带来视觉上的冲击感。国外报道在视觉上的呈现相对较弱,且缺少多元化的表现方式,多停留于图文报道层面,没有形成成熟的报道框架。然而,在文化地理叙事的框架当中,国内报道则展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国内报道所关注的议题能够真实反映中国在疫情防控、精准扶贫等领域取得的系列成果,但仅停留在“表现”和“归因”的层面,在表达更深入的人文关怀层面则略显不足,人物呈现时间较短,人物表现力和话语不够丰富。在报道领域上,多为展示性报道,而缺乏调查性报道;多为国内议题的报道,而缺少国际视野下的跨文化报道。相比之下,国外的文化地理叙事报道能够关注战争、劳工滥用等更具冲突性的文化议题,这些议题是跨国界的,与人类命运密切相关的,如纽约时报对叙利亚战争后果的报道和BBC对南极臭氧层空洞的报道。为此,可以提升对卫星数据的分析能力,如夜光、热力等,以此拓展报道领域,追踪新闻线索,加深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
3.科学性。此外还需强调的是新闻数据的可靠性与科学性。2014年,武汉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李德仁院士和团队在遥感领域的国际期刊发文《夜间灯光遥感影像能否评估叙利亚危机》,该文被《纽约时报》作为报道叙利亚人口流失情况的依据。在这一过程中,《纽约时报》派遣专职记者核查数据与事实,并将数据处理方法进行改进,成为唯一一家与学者进行事实核查的媒体。目前,国内媒体较少出现专业人士与媒体合作完成卫星影像核查和辨析的情况。
4.人文价值。卫星遥感技术本身从宏观视角出发,对地方性的、微观的、聚焦的新闻主题报道存在一定局限性。按照传播地理学的框架,尽管卫星遥感新闻对传播地理学研究框架当中的再现(媒介中的地方)和结构(空间中的媒介)均作出了一定回应,但对关联(媒介中的空间)、纹理(地方中的媒介)均缺少表现。在关联方面,传播地理学强调“虚拟空间”“赛博空间”等新型数字空间的发展,认为一种空间是由中介化传播所创造,为中介化传播而生,并与中介化传播相连接。卫星遥感新闻能够在结构层面上实现对空间的重塑,但却无法通过对遥感技术的应用建构起独特的赛博空间。对此,可通过将遥感技术与VR/AR等技术融合,实现沉浸式的虚拟新闻体验,并最终形成新闻与用户、用户之间结构化的连接系统。在纹理方面,亚当斯认为,如果对媒介的理解超越了单一的技术层面,那么地方本身也是一种媒介,因为地方聚集、容纳、删除并再收集那些集体记忆。为此,应将传播视为本质上贴近现实的(grounded)、具身的(embodied) 、情境化(situated)的视角。卫星遥感技术能否成为报道地方传播-关系的技术支持,尚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发展。
作者简介:
肖珺: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于林海: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硕士生;
张过: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李梦婷:新华社新媒体中心编辑。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9FXWB024)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