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入本次讲座题目,郭可教授认为,目前来看,中美关系及其国际舆论特征已成为讨论中国国际舆论场的关键。调查报告表明,2017年后,尽管美国不同年龄、党派可能会呈现差异性,但美国民众对中国持负面态度的总体比例越来越大。这一现象背后是美国对华战略的整体转变。总的来看,美国认为其超级大国地位正在丧失,而中国是其最大挑战并从地缘政治、科技、贸易到国际舆论启动了常态化、全方位的“遏制”战略。
对于中美舆论话语博弈的现状,郭可教授认为目前双方最大的问题是对话不对称,就像中美双方都在下棋,但棋盘一边是画着“楚河-汉界”的中国象棋,但另一边却是国际象棋。如何使美国人理解中国人的现实经验和发展理念(例如使西方记者理解中国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新闻理念),是很有挑战性的。也就是说,话语博弈不能停留在“吵架”阶段,通过对话和沟通共通的学理框架,让西方学者和记者能听懂中国话语,这是需要深入解决的真问题。另外,建立国际传播人脉网络,理性看待对外传播的期待效果和实际效果的差距等,也需要认真考量。
在大国竞争的逻辑下,中美舆论话语博弈是必须要面对的现实,如何应对美国在国际舆论领域强大的软实力以及美国对华的舆论策略,把握风险、化解挑战,都考验着中国自身的政治定力和文明智慧。
郭可教授认为,中国被动应对和有限反击美国的挑衅可能是一段时间内的常态。但同时,最根本的应对,还是要学习、理解并参与到国际规则的制定和完善之中,化解把中国视为“异类”、规则破坏者的西方话语。郭可教授以亲身经历说明了这一点。在一次与美国记者团交流中,有位美国记者在现场主要是讨论了中国新闻教育的问题,但郭可教授发现,这位记者在最终报道里却套用其固有框架,进行了歪曲报道,于是他给该新闻网站写信,指出这位记者违背了客观性和专业主义精神。郭可教授表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要学会用学术和专业的话语与对方交流,才能达到较好效果。
主题讲座结束后,现场师生积极地与郭可教授进行了讨论。博士生高为提问,现在的中美关系和19世纪末的美英关系是否可以进行比较,当时美英之间的对抗与和解,对目前的局势是否有参考作用。郭可教授认为,历史经验肯定可资借鉴,但现实情况也必然不同于历史,比如美英之间本身就有文化同源性,最重要的还是形成一个有效的国际规则,使两国可以在规则的共识中竞争。
博士生张洋提问,在国际舆情的新格局下,向世界介绍中国的对外传播是应对挑战的一方面,但在另一方面,即向中国民众介绍世界的时候,中国媒体应该秉持怎样的理念和策略呢?郭可教授表示,应当基于中国现实环境去提炼国际新闻报道的原则,促使新闻理念与中国社会文化语境、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融合,同时如何把这些理念与西方新闻理念产生关联和对话,也有待探索。
张春雨老师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常滑向中西对立的思维陷阱,该如何引导学生更多元地思考?郭可教授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他在面对留学生或国外记者时,经常以筷子和刀叉为例来说明,虽然两者都是餐具,但在不同文化传统里,人们的习惯和偏好却大不相同,推而广之,对自由、民主等国家治理的方式的理解,也必然要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差异中考察,而不是将其简化为一种标签或偏见。
本场讲座主持人中心副主任肖珺教授最后总结道,郭可教授深度解析了当下中美的交往关系,特别是其中的话语不对称、文明竞争中的新问题等,提出了应对挑战的一些基础策略,如积极加入到国际规则的制定和完善之中,阐释好自身经验,注重形成与世界的有效对话关系等。郭可教授的演讲非常具有启发性,许多问题都有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