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2019年中国跨文化传播创新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02 15:28:40  点击数:
本文通过对2019年中国跨文化传播系列案例的研究,提炼中国跨文化传播创新的路径探索。研究基于4个分析维度对逾17万字的文本按照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平台创新进行分类,最终确定12个典型案例。研究发现:观念创新主要表现为对争议话题的回应与全球议题的关注, 内容创新主要表现为在人类共通情感基础上寻求文化的互融,平台创新主要表现为在技术和市场双重推动下的全球化发展。2019年跨文化传播创新实践表明,国家媒体对争议话题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有所增强;个人化的跨文化叙事产生了强大的全球传播效应;中国文化正在通过传播创新的良好效果凸显全球倾听的可能性。中国对外传播已具备跨文化传播转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从文化沟通的角度去思考国际传播能力创新的路径。未来,跨文化传播不论是观念创新、内容创新还是平台创新,都需要从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多维视角去探索。

 

本文分析维度主要包括:其一,是否主动尊重相异文化的主体地位,尊重文化间性,增强“互惠性理解”或减少文化冲突和矛盾;其二,是否结合历史情境或时代语境进行文化间的互动;其三,是否有利于不断增强跨文化传播创新能力,进而推动跨文化传播实践的发展;其四,是否自觉回应全球关切,促进文化间的相互倾听与友好对话。本文研究小组对共计17万字资料进行初步分析后最终整理出12个典型案例,并对12个案例按照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平台创新进行归类和分析。


一、观念创新:直面争议话题,连接全球关切


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国家形象进一步推向跨文化语境,强调建构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立足全球角度提出的新主张,中国希冀以积极的姿态与全球公民进行对话,改善世界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为世界性难题提供中国方案,展现中国文化的生命力。当然,文化差异仍然是全球作为文化集合体自然会产生的冲突之源。
 

(一)新疆反恐纪录片:厘清宗教与极端主义之间的根本区别,传递崇尚和平的价值观。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播出了时长50分钟的英文纪录片Fighting terrorism in Xinjiang(中文译名《中国新疆反恐前沿》),该纪录片首次公布了大量发生在中国的暴恐袭击原始画面,直面西方媒体长久以来对新疆宗教问题的质疑。纪录片从多个角度阐释宗教与极端主义之间的根本区别,揭示新疆地区恐怖袭击的真实历史,不仅有利于向国际社会解释新疆地区采取相应去极端思想措施的必要性和有效性,还有利于观众客观地理解中国的宗教和民族文化,以及中国崇尚和平的文化理念。

(二)刘欣应辩:中美主播交锋中的跨文化沟通。福克斯商业频道女主播翠西·里根在Twitter上向CGTN主播刘欣约辩,刘欣应邀以嘉宾身份在翠西的节目中与其对话。此次约辩得到了全球关注,这样的跨文化对话在中美媒体人的交往中是空前的。两位主播的观点虽然不代表国家立场,但在一定程度上向全球观众展示了其背后的民族文化。刘欣个人作为中国媒体人的代表,在此次辩论中理性、智慧、专业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国外媒体对中国媒体的刻板印象。

(三)中国科幻:呼应人类共同的忧患意识。中国作家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日文版在日本引发了“《三体》热”,其小说改编电影《流浪地球》也在海外热映。这两部科幻作品中始终凸显的对精神、人性、道德、信仰等的深刻批判是世界各地的人民共同关注的心灵深处的问题,特别是在面对危机和灾难时对各种处境的描述展现出人类可能共同面临的历史困境。作品用超强的想象力建构了一种人类未来的共同之境,一方面强调人是人自身的救主,另外一方面也强调,在灾难面前只有合作才能共赢。  


二、内容创新:情感共通之中的文化共融
 

从原生文化出发去感知、认识和理解相异文化是跨文化互动过程中的一种惯性思维。与异文化的相遇中,由于缺乏跨文化能力而导致文化误读,进而出现文化折扣(cultural discount)等现象在跨文化传播中十分常见。因此,跨文化传播内容创新要致力于寻求人类情感的共通之处,在基于共通情感的基础之上促进文化的感知和理解。从内容创新出发,2019年跨文化传播实践呈现出三种探索之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打开情感互动空间。1.《世界上最大的生日庆典》:平凡个体向世界讲述不平凡的中国故事。这部纪录片讲述了各行各业的中国人民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送上的祝福和实际行动。纪录片没有采用惯常的宏大叙事,而是采用以小见大的方式,在盛典之下的平凡人物身上寻找能够打动国内外观众的情感和文化闪光点。此片采用个体叙事方式,用朴素的爱国情为中国故事的跨文化传播打开了共通情感的互动空间。2.《爱上中国》:讲述国际友人的中国故事与情感连接。《爱上中国》是由中文国际频道推出的7集跨文化纪录片,通过6个外国人在中国的命运变化和青春奋斗史折射出新中国在70年间取得的成就和荣光。纪录片细腻地展开国际友人对中国跨越文化与国籍的热爱之情,更有利于文化上的他者对纪录片中传达的“爱上中国”的情感产生共鸣。    

(二)“新国风”借用传统文化元素表达现代生活,引发海外观众的文化共鸣。“新国风”,即新兴的中国风格,有时又称“国潮”“国风”,指的是进入21世纪以来,大众文化中大量运用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崇尚历史文化的流行风尚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象。这一现象带有鲜明的网络文化和青年文化特点,通常借用古代文化的元素、符号表达当代语境和时代意义,其历史气质和艺术叙述充满想象力和现代感。2019年的典型作品是《长安十二时辰》,其以传统文化细节之美吸引了大量海外用户,获得了极高的网络评分。此外,《陈情令》也被认为是2019年“新国风”的代表作之一,其贯穿剧中的青年亚文化情感,即“耽美文化”使其在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受到热烈追捧。这些案例表明,“新国风”这类创新的文化审美表达在跨文化传播中可能具有巨大的潜力。    

(三)依托个体的跨文化叙事,建构充满生命力的现代中国。1.“李子柒”海外走红:田园牧歌式的传统文化突围。李子柒通过把传统文化和田园生活拍成视频上传网络,引发海内外网友关注。其视频题材包含人类共通的价值理念,以具有文化亲近性的美食作为交流媒介,并充分利用中国元素。李子柒等网红的海外走红启示我们,民间力量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受意识形态与刻板印象的影响,叙事者非官方的个人身份更易被倾听者接受,且民间网红的叙事内容更贴近普通海外观众的日常生活与观看需求。2.与任正非咖啡对话:通过全球直播重建信任关系。华为在深圳总部举办了三期“A coffee with Ren”(“与任正非咖啡对话”,简称“咖啡对话”)活动,对话内容涉及信息时代海外用户最关注的美国对华为的封锁、5G技术及华为产品安全问题等。任正非通过回应华为“不被信任”的争议、与学者探讨5G时代华为如何与海外企业技术合作与创新等,试图与海外用户重建信任关系。任正非对话媒体,向世界传递的友好声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开放与合作的态度,同时也在构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信任。    

 

三、平台创新:拓展文化连接的空间
 

平台是内容创新的载体,平台技术的创新为内容创新提供硬件推力。中国本土平台纷纷投入全球化的浪潮,为本土和当地文化提供展示和交流的空间。平台落地后如何实现本土化,也是出海平台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爱奇艺(iQIYI)国际版出海马来西亚:依托AI技术传播优质内容。爱奇艺宣布与马来西亚第一媒体品牌Astro达成战略合作,此次出海主要是爱奇艺技术产品和内容中台系统的出海,达成合作以来,爱奇艺在马来西的用户下载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技术出海的优势在于,通过培养中小型国家用户和内容生产者的技术使用习惯,企业能够从更深维度推动优质内容的传播与增强用户对平台的使用依赖性。

(二)快手(Kwai)出海巴西:重视当地文化特点,为普通人提供展示平台。2019年,快手出海巴西,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目前巴西已经成为快手最大的海外市场。本土化是Kwai在此次全球化的过程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在巴西,Kwai也继续其“草根化”特征为巴西的普通人提供展示生活的平台。

爱奇艺以及快手等视频平台的出海,只是当代中国企业扩大其自身资产规模和影响力的一个缩影。相比于官方平台,民间传播平台的多元化创新更容易使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并在创造UGC内容的同时,实现文化的共融。  

中国在2019年的跨文化传播创新实践中有一些新探索。第一,国家媒体面对争议话题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有所增强。第二,个人化的跨文化叙事产生了强大的全球传播效应。第三,中国文化正在通过传播创新的良好效果凸显全球倾听的可能性。跨文化传播“如何做”?从观念创新的角度,我们需要思考,面对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争议,如何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对话,如何借助人们对世界议题的关注,表达中国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切。跨文化传播“做什么”?内容创新需要在具有多样性的世界文化交流中,既要坚持民族文化特色,在共通情感的意义空间中寻找创新的可能,也要充分发挥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传播个体的作用。跨文化传播“依托什么”更好地实现?平台创新正在尝试,通过技术上的开放合作为全球文化交流合作提供新的机会,比如更好的、更适合的互联网产品平台,从而提高全球用户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力和文化间的沟通路径。 


作者简介:肖珺,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武汉大学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心;郭苏南,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9级学术型硕士。
本文为内容摘编,如需查看或引用原文,请参考如下信息:   肖珺,郭苏南. 2019年中国跨文化传播创新实践研究[C].单波. 传播创新蓝皮书:中国传播创新研究报告(2020),北京: 社科文献出版社.2020:169-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