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速递 | 探索中国智能媒体发生、发展之机理——《传媒产业演进与智能传媒发展》序言
发布时间:2020-06-13 16:29:47  点击数:



 

探索中国智能媒体发生、发展之机理

罗以澄
 

按照中国传媒产业演进的逻辑,2014年至2020年间,属于其新旧产业的“共存”阶段。当然,这一新旧产业的“共存”并不是两者的和平共处、互相依存,也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是随着两者之间竞争与博弈的升级,新产业模式爆发出无与伦比的竞争力,正在给予旧产业模式以毁灭性的打击,致使旧产业日益脆弱。新产业模式创造价值的方式逐步成为传媒市场的主导方式,传统纸报、广播、电视生产纷纷退出市场,或者转而完全经营新模式,便是这一阶段的重要表征。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传媒产业演进的“共存”阶段,还发生了一个意义非凡的重大变化。这就是中国传媒产业更替的主因之一——传媒技术发生了重要的跃升:从数字技术体跃升为智能技术体。算法、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构“数字域”技术体的内核,使之“变异”“升级”成为“智能域”。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5G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等也成为智能技术域的要素之一。智能技术域全力推动着传统互联网向着智能互联网、价值互联网,甚至脑联网等更新形态演化。这既是引发新一轮传媒产业博弈演化的技术和市场动因,同时也势必形成对传媒产业的多次“重新域定”。智能技术体对新传媒产业模式的不断“域定”不仅催生了智能传媒,并且它自身的每一次突破和升级,将带来对智能传媒的重新域定,导致智能传媒的不断升级演化。智能媒体产业已经成为引领中国传媒演进的新产业模式。
 
因此,最近几年的“共存”阶段是中国传媒产业更新的“关键时刻”,产业重组非常复杂,产业变化异常剧烈,利益博弈十分激烈,对传统媒体的颠覆与对智能媒体的重构同时发生。这迫切需要学术界予以深度洞察和准确探索、科学分析。收入本书的十几篇文章,正是作者分析中国传媒产业更新的“关键时刻”重大问题的思想成果,探索并回应了目前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深层次、关键性理论问题。
 
作为本书的第一个读者,感觉这部文集以中国传媒产业从“新兴”到“支配”的演进逻辑为主轴,以传媒重组为核心,破解当下传媒面临的“颠覆与重构”这一关键时刻的关键问题,着力探索了智能媒体作为“在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而发生、演化、蝶变、发展的内在机理。仅仅从文章形成和发表的时间线索来触摸作者探索轨迹,便可发现其思考鲜活而具有前瞻洞见、深刻而富有学理。其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具有自己的新观点。
 
《试论中国数字报纸2.0》提出了以全面融入互联网、用户驱动发展、参与构建新型平台媒体为等特征的“互联网+报纸”的数字报纸新业态。
 
《路在何方——中国报业转型的困境与出路》是一篇学术沙龙的记录稿。在与曹轲、唐润华、辜晓进等专家的对话中,提出了报业超越“转型”、在“转世”中突围的思路。
 
《从迁移到重构:2005—2015年报业组织结构转型研究综述》是一篇文献综述,但在对十年研究文献的述评之中,提出了报纸编辑部从“+互联网”转型到“互联网+”、核心资源迁移从内容为王到用户为王、业务流程从“姿态性”转型到“去媒体”变革、组织结构从渐进迁移到重构重建的新观点。
 
《传统媒体转型升级如何可能?——答新华社湖北分社记者喻珮问》一文强调这样的观点:传统媒体向新兴媒体的转型升级,是“转世”再造,而不是过去所做的“报纸+互联网”或“广电+互联网”;基于此,向互联网迁移,完成媒体重组(媒体融合),则是传统媒体转型升级的“不二法门”。
 
《“互联网+”时代的平台战略与平台媒体构建》分析了激进式变革与传媒产业资源重组之间的内在关系,提出以互联网逻辑实施平台战略,用平台战略构建平台媒体的战略思路,进而提出新型主流媒体就是以“网生代”为主要用户群的自组织社会信息传播平台系统;它是一个实现认知盈余与用户驱动、人人在线与全域覆盖、影响力聚合的新型互联网生态圈,是一个以“网生代”为核心用户的自组织社会信息传播平台系统。
 
《传媒智能化与智能传媒》根据中国传媒产业从“新兴”到“支配”的数字化、智能化演进逻辑的展开和互联网自组织平台向泛在智能网发展的实际,提出了两个层面的新观点:一是把传媒智能化明确界定为作为在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的传媒,在互联网平台上按照自组织系统的连接、开放的逻辑进化发展,逐步成为人工智能传播系统,进而指出目前的传媒智能化既有用户智能化,又有核心内容生产智能化和平台智能化;二是传媒智能化和智能传媒化演进的结果是生成智能传媒。智能传媒是一种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协同的在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它具有社会信息流、自由传播和分享、全息传播、“屏读”的崛起、“提问”价值凸显、高智慧与高智能平衡等全新的特质。
 
《崩溃与重构:“互联网+”时代传媒制度演进的问题与进路》一文从演化博弈论的视角,分析了核心制度、宏观管理制度、内容生产制度、经营制度等传媒制度不同层面的问题,基于技术、用户需要、制度的共同演化机理,提出了形成与需求相匹配的有效供给作为传媒制度重构的前提,建设共同治理平权化传媒生态作为传媒制度重构的路径等观点。
 
《模块化:传媒组织重构的动因与路径》则讨论了传媒组织模块化的动因之后,从传媒组织作为系统集成商实现模块化重构、传媒组织作为模块提供商实现模块化重构等几个方面,为传媒组织重构提出思路。
 
《中国报业市场的生命周期:重开、发展与博弈中被颠覆》可以理解为对日渐谢幕的传统报业唱出的“挽歌”;从实践进程的角度,揭示了中国传媒产业从“新兴”到“支配”的数字化、智能化演进逻辑展开的过程中,中国报业市场生命周期的变化。
 
《智能技术体“域定”传媒的三重境界:未来世界传播图景展望》则讨论了基于智能技术体的演进,从“未来传媒学”维度上看,智能技术体及其对传媒系统的多重域定。提出了将先后形成在线域定、隐线域定、超线域定三重境界,进而促进智能媒体演化为在线智能传媒、隐线智能传媒、超线智能传媒三种阶段性形态。
 
《2017年中国智能传播技术创新及启示》聚焦于中国智能传播新技术不断涌现和创生,其“创新”呈现出集中爆发的态势的2017年,从智能传媒技术本体的基础层、架构层、应用层透析了智能传播技术在几个层面的创新,提出了中国智能传播技术体自身进入了创新爆发的“加速带”、智能传播技术体推进互联网的演进、智能传播技术体重构“在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等几个角度的启示。
 
《媒体融合的进化:从在线化到智能化》是作者在2018年发表的最后一篇论文,从媒体重组的视角探讨媒体融合及其进化路径。文章认为,媒体融合是媒体在新传媒生态环境中沿着传播技术变化轨迹,以进化中的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操作模式,对传播资源、用户市场和产业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媒体重组的结果,则是生成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实现媒体重组的路径,需要经过在线化、数据化、平台化、智能化四个台阶。
 
全书从对报业“转世”的探索开始,以对媒体融合路径的探索而结束。虽然是文集,但贯穿着一条主线,这就是在中国传媒产业演进的逻辑展开主线上,探索智能媒体发生、发展、演进,揭示智能传播技术体如何域定、重构中国传媒的现在和未来。
 
尽管我们无法完全看清未来,但大体趋势是可以感觉到的,即互联网已经颠覆并还在继续颠覆原有的社会信息传播系统和社会结构,促进智能媒体化和媒体智能化,不断地构建着我们的在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使之呈现出“全程、全息、全员、全效”传播等特性。在这个意义上,《传媒产业演进与智能传媒发展》一书,值得一读!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正在成长中的智能媒体——在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当然,它作为一个全新的“物种”,在实践进程中,其演进变化也还有许多不确定性。特别是在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在成为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新型主流媒体的建设过程中,还将面临智能技术体对其内容生方式、消费方式、连接方式、商业模式的“重构”与“域定”,将出现许多有待进一步探究的新问题。这些都期待着传媒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也期待着作者为之继续作出贡献。
 
总之,这本书作为最早分析中国传媒产业演进与智能媒体发展新图景的文集,在探索中国智能媒体发生、发展之机理方面,有着它独特的价值,值得广大传媒工作者和研究者一读。
 
是为序。
 

二○一九年十月十八日

于武汉珞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