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速递 | 数字时代社会化阅读的价值再创与反思
发布时间:2019-10-30 12:09:14  点击数:

摘要:阅读与生俱来带有社会性的本质,数字技术的日益成熟和社会化网络的普及打破了时间与空间对阅读的限制,社会化阅读在此背景下得以繁荣。围绕数字环境下的社会化阅读展开讨论发现,社会化阅读不仅是数字技术延伸的结果,而是一场新的阅读革命。其内涵从阅读的社交性行为演变为基于交互的、关系的、再部落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另外,对社会化阅读可能形成的负面效应进行学理性的反思。

关键词:数字技术;社会化阅读;再部落化;信息传播

中图分类号:G231

 

引言

 

2018年,国家先后出台了“十三五”国家文化体制改革方案纲要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号召,掀起了社会中全民阅读的热潮并推动了数字阅读的大力发展。截止到2018年12月,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9%,其中数字化的阅读接触率达到76.2%。在电子媒介载体不断普及的当下,社会化阅读得以繁荣并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其本质从一种社会性实践行为发展成基于阅读体验和社群互动体验的阅读产业新模式。在此背景下,本文着眼于媒介形态演变所赋予社会化阅读的新内涵,讨论基于数字技术的社会化阅读的价值所在,并对目前社会化阅读蓬勃发展态势进行反思。

 

一、社会化网络之于社会化阅读的再型构

 

 

纵观文本媒体的变化历程,人类的阅读史经历了四个时期。以“言语”为载体的口传时代,阅读主要依托口语传达完成,是一种公共、放声与辛劳的行为。文字与印刷术发明后,人们的阅读行为进入到以视觉为主的文本阅读时代,印刷技术的发展给印刷的频率与数量带来的巨大的变革,文字的载体得以丰富多样呈现。电子媒介时代,突破了印刷时期文本形式与内容被二维页面局限的情况,储存文本方式也发生颠覆性的改变,阅读的可携带性、便利性与可靠性被显著提高。超文本的出现,发生了文本传播领域中因为数字信息技术而带来的第一次意义非凡的变革,即文字、视频、音频的互联,形成了听觉与视觉相融合的超媒介时代。伴随着媒介形态的丰富而被广泛关注的社会化阅读,其概念和内涵在众多的讨论中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有学者认为社会化阅读并不是一个新兴事物,在人类具有阅读行为之初便已存在。从最初众人围听书本诵读,阅读的社会性便开始显现。Livingstone S认为社会化阅读是以读者为核心所进行的一种基于相同兴趣品味的群体化阅读。John Jones提出社会化阅读的的关键在于社群内的信息分享与再次生成,信息流动的空间可以是实际的地点,也可以是虚拟的赛博空间。持相似观点的Allison Mennella也提出社会化阅读包含非在线面对面的讨论,成员包括两个及以上,上不设限。刘艳认为国内对于社会化阅读的表述大多萌生于互联网技术环境,而忽略了阅读的社会性本质,在电子媒介时代尚未来临的时代社会化阅读也同样存在。阅读的社会性强调的是读者所进行的阅读分享行为,将阅读所获的内容或思考与他人进行交流。

 

部分学者普遍将社会化阅读理解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数字阅读、移动阅读或基于社交媒体的阅读活动。Flipboard数字阅读平台的出现开创了社会化阅读的先河。社会化阅读的勃兴是移动互联时代阅读变迁的表征形式。学界目前引用较多的定义来自钟雄,他认为“所谓的社会化阅读是指以读者为核心,强调分享、互动、交流的新阅读模式,它是相对传统以书为核心,以内容为主的阅读模式提出来,它更加侧重人,侧重阅读的社交关系,并倡导UGC(用户生成内容)、共同传播和联合盈利,在多方位的互动基础上,实现阅读价值的无限扩大。”詹恂等国内学者提出社会化阅读是一种基于超阅读体验的全新阅读范式,它强调的是可移动阅读的同时,用户通过社交与分享创造出新的信息价值。

 

鉴于上述对社会化阅读的讨论,可达成的一个共识是阅读所具备的社会性前提。社会化阅读概念界定模糊之处在于:片面的把社会化阅读理解为数字阅读、移动阅读,或是以社交媒体为平台产生交流与分享的阅读行为。这种狭义的理解缩小了社会化阅读的范畴。立足于此,本研究从广义的角度来定义社会化阅读,是指人在阅读中所展现出的社会性行为,通过阅读过程中的思考而产生的知识分享与建构,从而形成共同探索的阅读方式。其次,本研究将视野限定在数字技术的背景之下,明确了以社会化网络为技术基础对社会化阅读的再次型构,其核心逻辑是对关系的挖掘并利用社交链所搭建的阅读网络,从而引发用户之间更深层、即时化的分享和内容生成,所形成的信息传递模式。

 

正如媒介先知麦克卢汉所预言,媒介的进化使人类社会呈现出“部落化—非部落化—重归部落化”的演进脉络。与此呼应的是,社会化阅读在不同的媒介时期也具备了表现形式的迁移。以“听”与“诵”为主的口传时期,阅读过程由于“他者”的参与呈现出一种公共性的行为。在文本阅读时代,印刷产品的丰裕使阅读的公共化向私人化产生转移,人们在与书本的独处中进行自我想象与认知思考,阅读的社会性特征被淡化。在数字“超文本”时代所制造的海量信息促使人们产生的认知盈余,基于私人阅读的经验,在摆脱时间、空间的束缚下,通过认知的交换而产生外化的公共交往,阅读的社会性被再度建构。

 

二、社会化阅读与阅读的价值增值

 

 

互联网技术所赋予社会化阅读的新形态,就像一场阅读革命,无限放大了阅读自身所蕴含的价值,搭建起网络空间中信息传播的新形态。它能够使每一个读者都真正的参与到阅读的创作和传播活动中,它还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实现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相对平等。以读者的兴趣和情感关系为核心所形成的社会化阅读,可以迅速的形成圈层与社群,加速信息的孵化与裂变,极大的唤醒了用户个体以及个体所嵌入社会网络资源,从社会的“根源”重构了信息获取的赋权模式。如果将人类的阅读动机集中在三种类型:认知性动机、功利性动机、审美性动机,那么数字环境中以交互、分享、信息转化为内核的社会化阅读,其核心价值可被理解为:用户出于自我形象认知并建构的需求;出于知识获取的功利性以及源自于审美和兴趣所建立起的社群传播。

 

1.隐匿性形成用户自我身份的再塑造

 

数字技术环境下的社会化阅读对用户身份的影响体现在虚拟中的我、现实中的我、他人认可的我等多重层面。

 

在数字技术还未普及之前,社会化阅读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交流活动,如读书会、作者见面会等。参与的主体是亲身在场的、实名化的“肉身”。而网络空间中阅读的参与者没有明确的读者与作者的划分,两者的身份可以产生互换,因而统称为用户。虚拟环境中的社交化阅读的用户是生产型用户,社交媒体中自我揭露与展示正向影响了用户的阅读意愿。用户的身份可以被虚拟成一个个ID符号,其性别、年龄、社会背景等个人因素在用户的选择下被可以被隐匿,这种隐匿弱化了在现实空间中面对面交流的尴尬与腼腆,促使了用户在匿名环境下通过阅读后发布真实感想并与其他用户产生互动的主动性,同时也激发了更多持不同意见的尽情发声。

 

使用者形象是指用户在对某一产品使用后对自我形象或社会地位的提升程度。使用者形象与用户社会化阅读的持续使用行为呈正相关态势。用户在网络空间中所建立的虚拟身份加强了在现实空间中的多元化自我和形象的塑造。网络环境中的数字阅读是用户认知的“镜像”,用户根据预想中的自我来定位自己,塑造自我,并对理想的自我形成认可。除自我建构以外,用户通过想象在阅读平台中被其他用户所关注,从而刺激自我展现的欲望并希望获得他人的肯定。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所感受到的自我形象提升的满足,会激发用户的依赖心理而无法舍弃经过经营后打造的形象,而选择对产品的继续使用。

 

2.基于情感和兴趣的网络社群传播模式

 

从媒介与文化的角度看来,网络社群的聚合是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与人之间从技术连接到情感共鸣所形成的一种亚文化现象。社群传播的逻辑是基于内容与情感,被相似的文化价值观相链接的传播模式。对内容感兴趣是用户加入社群的源动力,在兴趣的驱使下用户在社群内进行交流,在这一过程中,价值观的契合程度决定了基于兴趣的弱互动是否可以转化为情感。

 

目前的阅读社区多采用强弱社交关系来激发用户的分享意愿并维系使用。部分社区采用弱社交关系如豆瓣读书等,通过用户对某一本书籍的长、短评或分享读书笔记,吸引兴趣相投的陌生人展开认可和交流,以达成精神共鸣。但在社交激励熟人的认可与赞美往往比陌生人能够起到更强的效果,因此以微信读书为代表的阅读平台,采用用户与好友关系绑定的模式,用户可在APP中互相推荐书目并且进行阅读排名,从而形成基于强社交关系的阅读激励。

 

社会化阅读形成圈层是介于公众化与私人化之间的模式,一种重归部落化的表征。用户基于自己的审美,对分享内容的对象通常会进行筛选。一个圈群形成实质上便是一种想象中的“趣味共同体”的存在,在这个共同体中用户基于“共感”而形成文化认同,对阅读内容评价、补充,从而成为作品的共同创造者。在阅读分享中,用户可能会避免分享到“朋友圈”这类公共空间,而选择在圈群内进行交流,信息在圈群互动中实现裂变,实现了信息认同和有效的信息转化。

 

3.话语的狂欢式的内容生产

 

虚拟的数字身份赋权了社会化阅读参与者更多的话语空间。社会化关系对于阅读本身的核心作用表现在信息传播分享与评价, 实际上是群体智慧的表现, 可以反助于阅读本身。
 

传统媒体时代到新媒体时代,媒体的内容生产经历了PGC(专业生产内容)—EGC(精英生产内容)—UGC(用户生产内容)。美国学者Clay Shirky提出了“认知盈余”的概念来解释受过教育、具有大量知识储备,同时拥有时间支配自由和与他人分享欲望的人们,互联网给了他们分享知识和兴趣的机会。基于社会化阅读的知识型平台建立起用户认知盈余变现的条件,这也是目前社会化阅读被普遍采用的市场化行为。阅读平台中的“头部”知识生产者通过知识分享实现圈粉,以知识付费的方式兑换经济价值,普通的“草根”用户同样可以通过自我表达与分享获得点赞、转发率或打赏。社会化阅读培养了人人皆发声的话语权,每个人都可以利用自己的认知盈余对阅读内容进行体验并分享,对信息进行补充和二次创造。

 

对于阅读平台而言,用户认知盈余是其重要的能量来源,用户参与社区平台是相互维系的关系。好的阅读平台在自我进化的过程中也会形成平台文化,当用户与平台形成归属感和认同感时,用户不仅在享受阅读分享所带来的满足,同时也会享受平台文化所打造的身份认同和自豪感

 

三、再部落化:社会化阅读的反思

 

 

参照麦克卢汉的预言,人类的媒介发展将经历“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的发展轨迹。电子媒介以一种超链接的文本形成了人们对时空的跨越,虚拟平台上的重新聚合。在这样技术环境之下的社会化阅读赋予现代人再部落化的特质渐渐凸显出来,人们在虚拟的阅读空间中形成密切交往,逐渐还原前印刷时代下的口语传播和人际传播模式,其表征在于“直接并即时性”的信息传播形态。人们对于信息的传递与接受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主观能动性的选择驱使下形成紧密的网络社群并基于“共享意愿”产生交流。研究者们在电子媒介技术对于人们再部落化愿景的推动、对人类社会结构的改变都给予了关注和认知,在这一基础上,具备再部落化走向的社会化阅读同样存在着引发焦虑的问题值得警醒

 

1.新阅读区隔的产生

 

数字环境下的社会化阅读模糊了虚拟空间交往中的公共空间与私有空间之间的界限。社会化阅读聚合形成了新意义上的共享地带,这一地带意味着用户摆脱现实空间的身份负担后融入虚拟空间中的私人部落。社会化阅读重新部落化,隐喻着新的知识阶级和阅读区隔的滋长。与信息茧房同样的焦虑,在数字空间中,我们的浏览、阅读痕迹被记录,通过大数据的算法,用户被后台标签后自动的进行内容分发,从而形成了私人定制化的阅读区隔。这种“猜你喜欢什么?”的强化模式则会形成信息回廊式窄众化效应。

 

2.社交与内容难以权衡的局面

 

在互联网中参与社会化阅读要求了用户应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闲暇的在线上参与互动的时间和意愿以及基本的媒介素养,深度参与社会化阅读有许多无形的门槛。而目前互联网巨头纷纷试水阅读市场,大量用户的轻松进入和自由退场,使各个平台强化社交来激发用户平台使用的黏性,发动了大量网民的参与,这种情况极有可能会形成“社交蒸发冷缺效应”。Brenda Danet就此也曾提出社会化阅读存在的一些问题,将社交媒体作为信息流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很多读者个体已然被社交媒体平台所腐蚀,大多数人阅读的内容可能并不是很有价值、包含真正知识的内容。诸多学者针对阅读平台追逐流量而产生的内容“三俗化”的普遍现象表示忧虑。部分基于富社交关系建立的阅读平台所推广的“阅读排名”功能更加引发了“浅阅读”的发生。当阅读的动机成为了某种功利化的取向,那么社会化阅读原本基于深度阅读产生思考碰撞的本质也将渐渐流失。

 

3.信息过载所引发的知识焦虑

 

一些研究人员已经证实以微信阅读所代表的阅读模式,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处于“信息焦虑”状态。面对数字环境中的海量信息,社会化阅读所产生的隐患在于信息爆炸式增长、信息筛选能力与人们注意力有限之间的永恒矛盾。信息泛滥在于目标内容繁多,目标内容过多让人们需要耗费越来越多的精力去甄别哪些信息是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筛选的问题就是不知道看什么好,有些重要的信息是无法获取的,便会产生焦灼心理。信息过载与信息筛选两者呈因果关,为了信息筛选而导致信息过载,这与当下大多数平台所引导的浅化传播模式息息相关。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导致了思维的钝化与浅记忆的阅读效果,从而脱离了阅读所带来的思想创新和潜在功能。

 

本文出自:冉华,钟娅《数字时代社会化阅读的价值再创与反思》,载于《出版发行研究》,2019年第09期。

 

注释与参考文件从略,详情请参考原文。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互联网传播形态与中西部社会治理”(项目编号:17JJD86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