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媒介化理论长期被视为对当代媒介现实极具阐释力的理论并在中国传播学界备受关注。以库尔德利和赫普的媒介化理论为切入点,聚焦其核心概念“互型”的生成逻辑及其理论局限,可回应国内研究对该理论及概念积极肯定的背后,因批判性反思与系统性考察不足所忽视的理论增益有限的问题。研究发现,互型的理论预设虽通过对相关性框架、行动者群组、交往实践等维度的补充,试图恰切而全面地阐发当今人与媒介紧密依存的社会现实和转型逻辑,但这一分析工具底层概念边界与区辨力的混沌、对多对紧张关系与博弈机制的悬置,及对媒介环境与其间特异性的简化,导致共时性考察的失焦乏力与历时性研究的倒退断裂,进而使该理论原本朝向的复杂性、创新度及批判力被削弱,在实践推动层面后继疲软。当前社会建构视角下的媒介化理论依然未解决媒介理论整体性的困境,面对其内部多重矛盾的束缚,该理论还远未成型,对其核心概念的理解及应用亟待在在地化经验研究的交互检验中调适与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