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键 词:
摘 要:
“智能体就好比 AI 时代的网站。” 李彦宏认为, 智能体会大量出现, 其创造门槛将进一步降低并最终形成生态。 马文·明斯基 (Marvin Minsky) 率先提出的 “智能体” (Agent) 概念, 指存在于某一环境并基于环境自主进行感测、 决策、 反应、 行动的系统, 相比于封闭计算系统更具有自治性、 反应性、 适应性、 社会性和进化性。 智能体不仅能够通过通信和记忆实现智能体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 而且能够与用户进行深度交互。
目前主流观点认为, 人工智能脱胎于但尚不能脱离于人类智能。 人工智能对人类智能的超越仍是一种局部且有限的 “温和超越” 。 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在信息处理、 社会行动、 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均存在互补和互构关系。 从这种意义上而言, 与其说在发展 “利维坦” 式 ( leviathan) 的人工智能体, 不如说实质上正在走向 “奇美拉” 式 ( chimera) 的混合智能体。
当前的混合智能体可总结为四种形态———H-A 型、 H-nA 型、 nH-A 型、 nH-nA 型 ( H 指 Human, A 指AI, n 指多数) 。 H-A 型混合智能体是指单人对单个 AI 的 1v1 嵌合体, 一般是特定用户以及针对特定用户“量身定制” AI 的结合, 例如各种人体智能外设 (智能眼镜、 智能 “外骨骼” ) 、 特殊人群专用机器人、 智能宠物等。 H-nA 型是指单人对多个 AI, 包括智能家居系统、 智能办公系统、 智能医疗系统等。 nH-A 型则是多人对单个 AI, 这种混合智能体如今多见于生成式 AI 与人类的结合, 海量用户向 AI 输入大量的语料、数据等进行训练, 以提升其处理能力和生产水平。 而 nH-nA 型是多人对多 AI, 智能新闻生产系统就是一种典型的深度混合 nH-nA 智能体, 由众多人员、 智能机器通力协作而成。
该多人机协同的混合智能体一方面通过模仿, 实现对人类新闻工作者的角色延伸, 另一方面通过能力迁移, 拓宽了新闻活动的边界与可能性。 在新闻混合智能体的架构中, 芯片开发者、 传感器生产者等人类角色与各种传感元件、 控制元件组成基础层; 网络服务提供者、 计算框架提供者、 算法工程师等与多种处理器、 编码器、 算法系统等组成技术层; 新闻记者、 新闻编辑、 主持人、 制作导演与 AI 主播、 写作机器人等组成应用层。 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相互生成、 共同进化。
可以说, 任何一个人工智能背后总能找到人类智能参与其中的痕迹, 与此同时, 人类智能也越来越离不开人工智能, 人类信息空间中再难找到完全剥离 AI 的 “纯净” 环境。 这种人机互嵌互构的混合共生状态下, 人工智能的拟人化倾向不断加剧, 而人类自身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计算化逻辑的影响。 或许有一天, 仿生人会梦到 “电子羊” , 而我们人类自然也要警惕成为机械认识世界的 “空心人” 。 因此, 虽然人机共生已难以分割, 但作为研究者, 仍应不断造访混合状态之下的 “人” “机” 的 “泾渭之界” 。
概言之, 研究者需要回到 “人之为人” “ 机器之为机器” 的思考原点。 一是审慎思考新闻价值观念的“数据化” 趋势。 不仅要理解数据成为衡量新闻价值新标尺带来的潜在后果, 还要追问究竟如何借助人工智能以提炼出真正反映社会脉动、 公众关切的信息。 二是面对新闻生产中智能体的拟人化发展倾向, 研究者可以尝试挖掘和拓展新闻机器的 “反拟人化” 能力, 让机器回到机器擅长的领域, 而不必然走向对人类的模仿。 此外, 最重要的是对新闻生产领域人机价值对齐的探索, 其核心在于从伦理层面找到人机智能体之间的异构同质, 在一致性价值框架下建构一个既能发挥人类创造力、 判断力与决策力的优势, 又能充分利用机器高效计算能力的新闻生产体系。
洪杰文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PDF](下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