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使用中的孤独感研究——基于多重中介比较模型的视角
杨逐原 郝春梅
关 键 词:微信使用强度;社会支持理论;情感支持;社会比较;孤独感
摘  要:

社交媒体对社会关系的中介化现象已逐渐引起人们对“社交孤独”的审视。 “社 交孤独”假说认为,人们投入在社交上的时间此消彼长,真实的人际关系一般只存在于线下 交流之中,中介化的线上交流在人际交往和情感联系上的价值要弱于面对面的具身互动, 因而当人们在社交媒体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反而会引发或加剧孤独感。 需要指出的是,“社 交孤独”假说主要是建立在以 Facebook 等为代表的弱连接媒体之上的,线上社交仅仅被视 为陌生人社交。 因此,在中国互联网语境下讨论“社交孤独”这个命题,首先要区分不同社 交媒体的性质。 事实上,社交媒体的主要用途在于复制已经存在的线下关系,如以微信为 代表的社交媒体主要以熟人社交为主。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使用社交媒体并非是被动获取 信息,更会通过主动的自我披露来强化关系、维持联系。 此外,社交线索的滤除在某些情况 下反而更容易促使人们开展风险性更高的情感交往,这能够帮助人们获取在线社会支持以 抵御孤独感。 然而,社交媒体也会引发社会比较,并由此加剧人们的孤独感。 社交媒体通 过建构“分享”这一意识来激发人们的内容分享行为,但这种分享行为通常呈现为一种刻意 为之的“表演” 。 人们通过分享那些经过美化的生活片段来塑造自身在他人眼中的理想形 象,从而加剧了社交媒体中的向上社会比较,即个体将自己与处境更好的人进行比较,以此 定义自身的处境和地位,这可能导致个人产生不如他人的焦虑情绪或社会孤立感。 那么, 社交媒体的整体使用效果如何? 微信这一中国最大的社交媒体,其提供的情感支持能否抵 消社会比较带来的孤独感? 经研究得知,孤独感的核心特征在于情感性孤独,并不是拥有 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便不会感到孤独,人们仅与少量的重要他人保持频繁、深入的联系便 能获取足够的情感支持。 以往的研究表明,相比工具支持和信息支持来说,情感支持更利 于个体的心理健康。 由于微信社交以熟人社交为主,线上社交与线下交往存在着相互交 织、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在研究微信使用对情感支持的影响时,需要测量来自社交媒体的 情感支持。 研究根据社会支持理论,构建了“微信使用强度—定向交流—情感支持—孤独 感”这一阻碍孤独感产生的中介路径,同时综合考虑了社会比较对孤独感的消极影响,构建 了包含“促进因素—阻碍因素”的反向权衡模型,比较了“促进” 因素与“阻碍” 因素作用于 孤独感的中介效应,因此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微信使用强度的增加, 社会比较带来的孤独感可以被主动的定向交流及其带来的情感支持所抵消,因此整体上的 “社交孤独”并不存在。 这也告诉我们,对于青少年群体来说,应该积极主动地利用社交媒 体开展高质量的社会交往活动,这更有助于维持健康的亲密关系,也有利于摆脱自我异化 的“社交孤独”状态。


[PDF](下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