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的社会资本属性考察
周宇豪 杨 睿
关 键 词:社交媒体;社会资本;社会关系网络
摘 要:
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革命性成果,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塑造人们日常生活思维和行为模式的不可替代的工具。 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已然形成一种社会资本。 从微观结构主义视角出发可以阐释社交媒体崛起对人们社会关系网络构建及与其相关的社会资本变化产生的本质性影响。 首先,媒体对社会公众信息选择心理所产生的诱导性( 或逆反性) 影响不仅仅体现为社会行动者个体如何对媒体信息进行选择,且更重要的是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发展,社会行动者个体不得不对无处不在的媒体信息进行选择. 社交媒体为行动者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提供了工具性手段,已经成为社会行动者对外型塑形象,对内决定自我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依赖。 通过社交媒体对社会认可的渴望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基础,特别是以扩大“逐利”范围为目的的社交媒体商品交易在潜移默化中肢解了原有社会结构中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与之相关的文化传统。 由于社交媒体交往空间的虚拟性,其行为主体的差异性巨大,他们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一定的兴趣爱好、价值认同、宗教信仰等连接而成的社会关系呈现出相互依存和信任程度较为“弱化”的维持特征。 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媒介社会资本就是由这种弱关系形成的浅度信任型社会资本,也可以称之为“游离性”社会资本。 而决定社交媒体行为主体拥有网络社会资本稳定性程度及多少的重要因素就是行为主体使用社交媒体的熟练程度及频率以及其所在网络与其它网络之间维持联系的稳定性程度,这也是社交媒体构建社会关系网络引发社会结构中支配与变迁关系发生变化的重要根源。 其次,作为新型社会资本形成的先决条件,社交媒体的社会资本的形成与运行与行动者主体的需求密切相关。 需求是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体最基本的特征,而人类区别与其他生物体最本质的特征则是具备思维及通过自我需求不断美化自然的能力。 正是基于这一前提下,在人类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社交媒体应运而生,而由此形成的社交媒体社会资本一方面体现了人类借助技术载体承载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人类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获得的社会性需求。 作为一种新型社会资本,虚拟社会资源网络不仅折射出人类对更高层次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类的一些诸如放任情感发泄的非“阳光性”需求。 基于人的思想活动,其需求是永无止境的。 最后,信息技术应用为标志的网络媒介社会资本需要保持社交媒体传播活动构建的社会关系网络内行为主体间的经常性互动和交流才能持续运转与维持。 运用与维持社交媒体社会资本除了行为主体之间基本的交流和互动之外还有行动者个体所不能操纵的其它动态性影响因素,如最具代表性的社交媒体形成的关系网络的稳定性及其密度和网络内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倾向,以及社会结构变迁、社交媒体社会资本的弱化和消失过程,这些因素综合反映了网络媒介钩织的社会关系网络内部结构的存在状况。
[PDF](下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