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趋同与文化存异: 中美“千禧一代”大学生对敏感数据的感知对比
王敏
关 键 词:中美大学生; 千禧一代; 敏感数据; 网络社会价值观; 文化背景
摘  要:

中美两国“千禧一代”大学生因个人隐私泄露而遭遇诈骗的问题凸显。 敏感数据是个人隐私保护的核心领域。 为探索中美大学生对敏感数据的感知及其异同, 文章归纳出92 个国家和地区定义的全部 30 种敏感数据类型, 并以中国 H 省和美国 I 州为例, 分别调查两国大学生对这些数据类型的敏感度感知情况, 运用 T 值检验作对比分析。 研究发现:①中国大学生认为身份证号、 财务信息最为敏感; 其次是家庭住址、 通话内容、 生物特征识别信息、 手机短信、 GPS 定位细节、 性生活等; 认为个人所属民族(种族)等数据最不敏感。②美国大学生认为财务信息、 通话内容、 手机短信、 身份证号、 电邮内容、 GPS 定位细节等较敏感, 而认为工作经历与表现、 姓名、 教育背景等不敏感。 ③中美大学生感知的高敏感度数据类型较为一致; 中国大学生感知到的平均敏感度高于美国大学生; 美国大学生感知的电子邮件内容敏感度显著高于中国大学生。 文章运用卡斯特的“网络社会价值观趋同论”对相同点做了分析, 不同点则折射出双方文化背景、 历史传统、 法律规制之差异。隐私法规中分类的“敏感数据”与“千禧一代”大学生感知的“敏感数据”存在一定悖论, 法规需不断修订完善, 隐私研究也应与时俱进。


[PDF](下载数: